普校“全能冠军”变身特教创新者

2015-11-09信息快讯网

 

普校“全能冠军”变身特教创新者-信息快讯网

张洁华用“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方式启发学生认知。 本报记者 赵立荣 摄

本来,宝山区培智学校校长张洁华今年2月就退休了。收拾好办公桌,把东西打包,卖掉在学校附近的房子,在美兰湖购置了一套环境清幽的新居——在特殊教育领域辛苦打拼25年的她,总算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是这个时候,组织的挽留打乱了张洁华的退休计划。

“你再留留吧,这里需要你!”留下就意味着,上班路途从过去的15分钟延长到1个多小时,但张洁华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这说明大家都还认可我,我也可以继续跟孩子们在一起,挺开心的。”在长期的教学一线实践中,张洁华深知:教育特殊学生需要真诚的爱,又不能仅仅只有爱,这个过程需要探索和不断创新特教的最佳途径和人本方法。

14页纸大纲变成128册教材

张洁华常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一如多年前,她接到培智学校校长的任命时一样。从驾轻就熟的小学教育岗位转到宝山区唯一一所以招收中重度智障脑瘫、自闭症学生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很多人为她捏一把汗:“这样的孩子,你怎么教?”

“我在普校干了十来年,也算是‘全能冠军’了。说实话,我不太愿意去,当时特教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相当于教育里的‘边角料’,一旦去了,自己的专业也荒废掉了。”但张洁华还是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智障孩子难教可想而知,更难的是,当时全国甚至找不到一本像样的教材,只有一份14页纸的大纲。怎么办?自己编!张洁华带领老师们花了整整四年时间,硬是把这14页纸变成了一套共128册的“7-16岁中度智障学生课程教材”,覆盖八门学科九个年级,其中五个学科填补了国内特教的空白。

“每本教材都是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上面的插图,全是老师们自己画的。”张洁华笑称,这套教材已被全国90多家学校选用,培智学校的老师们拥有“绝对版权”。

张洁华认为,为特殊学生编的教材并不需要多“高大上”,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培养他们的自助能力,足矣!于是,所有的教材都围绕孩子们的生活展开。语文课,认识我,我的学校和我的家。数学课,从日常吃饭的勺子和筷子,学习1和2的意义。“教材编好了,老师们信心大增,还申报了课题,一不小心,还在市里拿了个一等奖。”

工作之余,张洁华经常给定点合作的医生发邮件。为了保证“送教上门”的质量,她又开始了“送医送教”的实践研究,成为国内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典范。“孩子的残障问题单靠学校难以改变,我们会视孩子的需求而定,再与卫生系统协调,送教或送医上门。”张洁华说。

打造自闭症教育“中国品牌”

提出自助教育,着力课程研发,实现特普融合……很多人都说,张洁华是特教战线的创新者。在她看来,如今,特教领域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去改变孩子的命运,对老师而言挑战很大,但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

早在2006年,张洁华就敏锐地将目光锁定了一块全新领域——自闭症。“我们发现,各学校大都对自闭症孩子束手无策,对于智障孩子你只要耐心点,小步子多循环,训练效果还是很好的。可自闭症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老师们往往也被搞得没有方向。”张洁华发现,如何对自闭症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对特殊教育来说是个瓶颈问题。

于是,她着手带领教师开始研究实践,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补偿性课程的研发与实践”。通过对每个自闭症儿童每堂课的录像分析,对他们的行为模式、沟通交往、社会适应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干预,在全国首次确立了自闭症课程建构的框架,建设了自闭症课程资源库。张洁华团队的“关键行为训练(PRT)、地板时间(FloorTime)、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等技术,都是借用了心理学、医学原理并结合老师们积累的经验方法进行的创新。如今,这一研究为国内同行提供了自闭症教育康复的课程范例。

渴望更多优秀人才扎根特教事业

尽管学校关于自闭症课程的研发屡获大奖,但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张洁华。在教学实践中,她发现,学龄前是自闭症教育训练的最佳时间,越早介入效果越好。“尽管我们有资料和场地,但毕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具备招收学龄前儿童的条件。”在张洁华的积极奔走下,2011年,宝山区教育局和宝山区残联携手创办了上海市首个公办自闭症训练中心,就建在培智学校内。目前该中心有46名学生接受教育训练,其中学龄前儿童12人,随班就读学生10人,特殊学校学生24人。“我们每周为区内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康复,为普通学校的任课老师做辅导,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张洁华说。

谈及自闭症训练中心,张洁华叮嘱记者务必要低调处理,“因为师资太紧张了,万一孩子一起涌过来,实在接收不了啊。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41人,缺编比较严重,招不到符合条件的人。”她拿起桌上的简历摇摇头说,自从招聘信息发布一个多月来,她仅仅收到了两份简历。

张洁华很无奈——华东师大每年特教专业毕业的上海生源只有五六名,全市22所辅读学校都要抢,“人家奔着市区去了,谁愿意来郊区?好不容易来个老师,还是以此为跳板的,做不长久。特教确实是又苦又累,也不可能是桃李满天下,很少人愿意耐着寂寞做下去。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宁缺毋滥。”张洁华说,现在,她最发愁的就是师资,渴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扎根特教事业,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走向“自助”。

文汇报记者 钱钰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