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界:一面缺钱 一面烧钱

2016-01-20信息快讯网

导读:2015年春秋拍可谓“冰火两重天”:春拍中国市场的表现,媒体用了极为准确的词组来描述:骨感的现实越发“瘦骨嶙峋”,各项数据统计下跌厉害。而秋拍又变得丰满起来,即便等待新一轮宏观经济的繁荣发展还需要时日,但是仍然让人有理由相信艺术市场前景依然十分美好。除了“85美术新潮”三十年各地举办展览讲座、纪念活动以及不少人撰写只是站位性质的文章之外,2015年的艺术界显然缺少了荡气回肠的艺术事件和令人深刻的热点话题,但是情怀、激情、梦想,一如既往地照射到这个领域,新一轮艺术界开机界面是集中讲述艺术资本与艺术金融的故事。

艺术界的”现在即未来”

2015年艺术界总的状况是:一面是持续缺钱,主要表现在传统的购买力和新进场买家,都非常乏力和稀缺——继续受整体经济影响以及书画反腐等方面的影响,传统艺术领域的结构、秩序以及形态等自身深层次的调整仍然需要时日。

另一面是艺术界市场运营结构又走到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艺术移动互联网开始发力,诸多资本携重金打造各类社交与交易形态的APP。比如风头最劲的就是艺典中国App推出的“艺典达人”,创下今年艺术移动互联网最高成交额记录的“艺典同步拍”,以及艺术云图App拿到3000万的融资等,都撕开了艺术界“现在即未来”的新兴场景。

总体上看,艺术界的不稳定“情绪”和焦虑弥散就像北京的雾霾一样,都有等待《火星救援》的那种立马改变现状的迫切。不过,事物表现都是多元化的,非线性的:

2015年流通到艺术领域的跨界资本,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艺术收藏与投资的《老炮儿》,而是要找到互联网的群众路线,让大众艺术品消费真正能够连接其一个庞大的万亿市场。当然,艺术品互联网端的交易看上去是美好的,但是谁能把这个馅饼真正吃到自家嘴里,却又并不容易。即便是上半年依然火爆各大微信朋友圈的微拍,成为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连接新兴买家的典型案例,但是下半年微拍已经找不到昔日的“气势如虹”的发展态势了。

艺术生态进一步遭到破坏,其中北京市政府搬迁到通州的消息,同时给宋庄艺术家群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卫报》直接以标题为“北京最大的艺术家集聚地宋庄,还能存活多久”,文章中解读了两个原因和一个信号:“在政治因素和城市发展的挤压下,宋庄已经奄奄一息,现在北京市政府又要搬到附近来”。

政治和城市挤压下的艺术圈

比起2015年越来越强化10年品牌的艺术北京、重启的打免费互联网思维牌的CIGE,当代艺术“华山论剑”的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高大上逼格的Art021,“买得起、买得值”的“艺术南京”2015国际艺术博览会,一张城市名片的“艺术长沙”等,倒觉得是两位外国“老家伙”闯入艺术界更有意思,可谓轰动一时,4月份在佩斯北京开幕的78岁高龄的英国知名艺术家的大卫·霍克尼个展“春至”,在北大和央美的讲座都一票难求。后者是82岁的小野洋子,11月在北京798林冠艺术基金会的个展“金梯子”,以及在中央美院的“嚎叫”成为几乎登上所有艺术自媒体的头条。

当然2015年国内艺术创新与实践现场仍然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能和小野洋子“嚎叫”行为曝光度相比的国内行为现场有三个:

第一个是,艺术家黄药总策划、李凝导演的肢体行为实验剧——《灵魂辞典》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连演三场,场场爆满,被誉为国内史上艺术成分最浓的《灵魂辞典》先锋实验戏剧,缘起于艺术家黄药先生2014年创建南京灵魂小组,以及发起的灵魂之躯全国性展览。该剧的剧本素材,正是基于黄药在腾讯微博上发起“灵魂是什么”网络问答艺术项目,该活动在北京、深圳、南京、昆明、合肥、青岛等城市进行了两年,涉及人数已逾百万。“灵魂是什么”作为一个持续中的艺术项目,呈现了跨界、互动、多元、连接等艺术社会化特征,极为典型的代表了当下艺术家群体探索的不同观念诉求;

第二个是,青年艺术家刘成瑞在上品艺琅举办的《一轮红日》个展,现场艺术家被两个铁钩穿过锁骨,通过从天而降的两条红丝带与身体相连,他吃喝拉撒睡以及凿石都在展厅中完成,并持续数日。这个行为把当下极为残酷的现实,通过还原一个近乎古典的又令人心灵不安的劳作现场,把时代现实和精神困境叠加投影出来,从而引发人思考。这是今年青年艺术家个展的一个极致行为代表;

第三个是,袁霆轩、姚益青等人在长沙发起策划的《安道尔在线-行为联播》展览旨在“展示当下行为艺术家最新力作,探索行为艺术展览的新型生效途径”,内容涵盖身体、偶发、即兴、表演等所有行为类型,这个项目的亮点在于把传统的行为现场转移到互联网时空当中,他们以“水滴直播”为互联网传播利器,给今年的艺术界带来了难得的新鲜空气。这是今年青年策展人共同策划艺术项目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

都说艺术市场领域五年是一个门槛,即从2011年艺术市场调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频临的“冰河时期”,在这漫长的回暖期,艺术界还是在一路《港囧》的状态当中,又走到了另一个“脱胎换骨”系统的前夜。包括拍卖、艺术机构、画廊等在内的国内艺术品流通的传统线性渠道都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基于互联网渠道的平台建设,成为2015年艺术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自媒体大号的出现和移动端拍卖的崛起,让艺术界变得更加多元化,艺术的展示和销售方式也变更得越来越不受时空限制,一方面艺术不再由传统的大资本控制话语权,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社交媒体来销售作品的路径越来越可能,比如微拍,移动端拍卖等,因此可以实现比以往更多的掌控自己,于是一个正在变化形态即连入互联网的艺术界开始勾勒它的未来形状。

艺术移动互联网资本投资的“伏笔年”

2015年堪称为一个艺术移动互联网资本投资的关键“伏笔年”,艺术界从某种程度上也充分感受到了“未来即当下”科技力量的冲击,包括艺典中国、大咖拍卖、赵涌在线、艺术云图、阿波罗艺术、宝库等在内都在讲述艺术与资本的新关系,它们都渴望简单粗暴的推开一个仍然无法聚焦,但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互联网艺术品交易世界,改变现有的游戏系统和规则。这一轮艺术互联网的资本追逐不再像《刺客聂隐娘》那样需要被道姑培养13年,才成为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从资本的层面来看,更加简单粗暴,之前还停留在建构艺术生态链,而资本直接希望借助科技来完成新一轮的交易平台搭建。虽然仍然遭遇《夏洛特烦恼》,但是都在比忍耐力,万一熬过这个冬天,或许它日总结起来就是《最美的时候遇见你》的情形了。

2015年最重要的一条主线是,艺术界有识之士正在通过布局“互联网+”,重构艺术的商业模式与价值渠道建设,从而完成自我乃至整个领域的救赎之路。因此,涌入艺术领域的传统资金锐减,与投资建设艺术品交易平台的资金骤然增多,形成了2015年最为明显的一个界别。从此前一个模糊的市场,连接一个更加精确的市场,这对各方力量而言既是非常有挑战,同时也是极大诱惑的未来市场所在。在所谓的资本寒冬时期,流通到艺术领域的传统资金,在这个年份更像《煎饼侠》当中出现的那些曾经偶像时代如古惑仔“F4”,但是无法撑起艺术界新的发展阶段的诉求。天使资金和投资人在这个领域的动作,在2015年才刚刚拉开帷幕,好日子永远在后头,但是眼前还是《万万想不到》,确实现实中日子不好过。

无论艺术品电商、微拍、微店、艺术金融,风起云涌的自媒体,乃至发端于中央美院的艺术创客等,都是希望借助资本和科技力量把艺术品消费推向真正的社会化领域。这也是今年艺术市场不像前几年“功甫帖”空喊《捉妖记》,更多的是新兴的资本和力量专注的是新渠道,新的艺术品消费人群,这才是艺术品市场的未来所在。

总的来看,2015年主要看气质的艺术界的剧情A面:看上去似乎要平淡很多,主要是购买力衰减,新进场的买家捕捉不到,让这个领域总体上充满缺钱的焦虑。但是这个领域正在形成变数的潜流,主要是传统的运营模式正在分崩离析的前夜,这里最典型的中国书画市场从2011年已经开始进入市场调整期了,显然这一年没有任何起色,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受到巨大的冲击,而最为活跃的山东青州国画市场模式受到反腐的冲击最大,“青州模式”背后隐藏着市场风险的濒临爆发;“798模式”也进一步沦为游客集散地的功能,而此前的艺术品交易风向标之地荡然无存;“宋庄模式”也面临着真实的困境。当然,市场上出现一种很蛊惑的说法是,“市场能够按照5年一轮回的规律走,今年年底或明年春天应该是进入市场的最好时机”。当然角度不一样,从拍卖角度看,2015年保利秋拍29.5亿,市场还是相当有信心的。不过,从接地气层面来看,春天会不会来,大概只有熬过这个冬天的人,才会真正冷暖自知。

B面则是多元化的,新兴的艺术市场商业逻辑正在形成声势,其中艺术电商、微拍、微商,以及艺术众筹、艺术金融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勃发阶段。当然如果要投出2015年艺术界的一份“琅琊榜”之十大像江左盟之类的人物榜的话,我会把票悉数投给为互联网艺术交易做出努力的董事长和CEO们。

换句话理解,一方面是体制内的艺术结构和状态等问题都再次曝光在众人面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以及资本运作,开始下沉到艺术纵深领域,无论是互联网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各种嫁接方式,还是艺术创客以及孵化器概念在艺术界的落地,都撕裂着一个“新兴艺术界”的生成界面。

互联网、电商、大数据、金融等概念已经全面侵入艺术领域,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形态,尤其是新商业模式的形成,正在重塑全新的一个艺术界系统。比如典型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以传统的拍卖大佬赵旭为代表,通过传统的线下资源,试图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更多的艺术品消费者,构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艺术消费帝国。赵旭甚至把启动保利的未来10年的“翅膀”锁定在艺术品电商和艺术金融。另一个是,新兴资本的力量助推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艺术品交易世界的来临。诸多APP在2015年不断推出,就是一个资本推动互联网观念落地的最好驱动力。

在这个“新兴艺术界”的结构构成关键词里:互联网、生态、社交、艺术电商、微拍、O2O、数据、流量、入口、金融、艺术资产、众筹、天使基金、Pre-A融资等,就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艺术界”正在从传统的艺术界当中延展出来。这个领域新组建的公司再也不是艺术公司,而是科技公司,找的编辑再也不是“编辑”和“记者”,而是“内容运营”。早几年艺术圈流行的跨界,在2015年完全已经融入到这个领域变化的基因当中了。虎嗅网、36氪、财新网等这些科技和财经类媒体也开始驻足艺术领域,充分说明了一个值得资本投资和追逐的“新兴艺术界”正在破壳,似乎艺术领域也能够孵化出“独角兽”的公司出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