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要么写作,要么死亡
已故拉美文学大师、《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巨著的作者、诺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生平唯一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文版,今天于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首发。尽管世间关于马尔克斯的传闻已有许多,但这一次,且听他自己来讲自己的故事。
17部作品在中国出齐
首发前,出版方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网上以倒计时的方式,来标注该书面世的进程,引起了“马迷们”的集体关注。2014年4月17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去世。为纪念这个日子,中文版特别选择今年的4月17日在全国同步上市。从小说《百年孤独》开始,以自传《活着为了讲述》收尾,至此,马尔克斯所有17部作品在中国全部出齐。
先睹为快,这本厚500多页的书封上,被手绘成白头发白胡子的马尔克斯嘴上衔着一枚黄色康乃馨,洞悉世事的双眸躲在镜片后烁烁闪光。纵然世人眼中的马尔克斯,是令人惊叹的语言艺术家、史上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造了纯文学畅销奇迹的作家、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幽默风趣的写作者……甚至有人说,马尔克斯用他的作品,重新定义了拉美文学、定义了文学本身。
现在,马尔克斯终于“来”中国读者面前,通过自传讲述———我只是一个爱讲故事的孩子!
“22岁的最后一个月,陪母亲回乡卖房……”这么一个接地气的开头,不仅是该书的开篇,也标志了马尔克斯文学生涯的开始。有评论说,从那时起,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人与事、贪婪的阅读经历、身边各种奇异的现实、向成规与权威挑战的性格,如宿命般将马尔克斯带入了“写作”这个甜蜜而充满痛苦的“陷阱”。由陪妈妈回乡开始,作者讲述了他的两次回乡之行、他的求学之旅、他的记者生涯、他读书和写作的经历,书中细数了多位马尔克斯生命中珍惜的人:有启发他写作的祖父母,给予他信心的同学,在文学创作和记者生涯中全力支持他的朋友,家人和至爱伴侣,都一一出现在作者笔下。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顺序展开。如马尔克斯一贯的天马行空,自传的写作也是自如地在时间和事件中来回切换、跳转,既有对人生中难忘事件、重要时刻的阐述,也有对他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忆,几乎每一段看来都是一个精彩无比的短篇小说。
巴黎街头与海明威相见不知所措,之后再也没见过
马尔克斯与海明威在巴黎街头擦肩而过的场景,在书中被如实记录下来。那是两位大师唯一的一次见面。“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那是1957年巴黎一个春雨的日子,他和妻子在我的对街,往卢森堡公园的方向走,他穿着破旧的牛仔裤、格子衬衫,戴一顶棒球帽。唯一看起来跟他不搭调的是一副小圆金属框眼镜,仿佛很年轻就当上祖父似的。他已经59岁,体格强壮,想不看见都不行,他无疑想表现出粗犷的味道,可惜没有给人这种感觉。他的臀部很窄,粗糙的伐木靴上方是瘦削的腿。在旧书摊和索邦大学出来的大批学子当中,他显得生机蓬勃,想不到他4年后就去世了。”
在那个早晨,28岁的马尔克斯虽已在哥伦比亚出版一本小说,并得了一个文学奖,但仍在巴黎漫无目的的飘荡着。对着马路对面即将擦肩而过的海明威,他陷入了犹豫之中。他自传第一卷末尾这样写道:“好像总是这样,在一刹那间,我发现自己被分成了两个角色。我不知道该上前去请他接受访问,还是过街去向他表达无限的景仰。不管怎么做对我来说都很不容易。当时的我和现在一样,说一口幼稚园英语,也不清楚他的斗牛士西班牙语说得怎么样。为了不要破坏这历史性的一刻,我两样都没做,只像人猿泰山那样用双手圈在嘴巴外面,向对街的人行道大喊‘大———大———大师!,海明威明白在众多人中不会有第二个大师,就转过头来,举起手用卡斯蒂亚语像小孩子似的对我大叫‘再见,朋友!,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了。”
景仰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
马尔克斯在书中自陈,年轻时的自己最景仰的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小说家。当年凡他们出版过的作品自己一律不放过。这两位南辕北辙的作家,一位是上面所说的海明威,另一位就是威廉·福克纳。对于后者,马尔克斯一直无缘见到他,只能想象他是布勒松拍的那张著名肖像中的模样,在两只白狗旁边,穿着衬衫在手臂上抓痒的农夫。
在年轻的马尔克斯看来,福克纳的作品是不能拆解的,他似乎没有一个有机的写作模式,对比之下,海明威虽然没有福克纳般的发人深省、热情和疯狂,却严谨过人,零件如货车螺丝般看得清清楚楚。也许正因为这样,福克纳启发了马尔克斯的灵魂,而海明威却是对他写作技巧影响最大的人。另外,海明威对写作技巧与方法的惊人知识,也对马尔克斯影响巨大,特别是他在《巴黎评论》中那篇历史性的访谈录中所说的: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自己的作品,好记起写作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只要没有访客和电话,哪里都可以写作;常有人说新闻扼杀一个作家,其实正好相反,只要能赶快把新闻那一套丢开,倒可以成就一个作家;一旦写作上了瘾,成为最大的乐趣,不到死那天是不会停笔的;马尔克斯认为“这些都是对写作最有用的忠告”。
记者手记
马尔克斯曾说:“要么写作,要么死亡。”对比他一生的经历和写作来看,这与里尔克的“如果您觉得不写也能活,那就别写”一样,具有令人振聋发聩的魔力。莫言、王安忆、余华……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和活跃分子,有多少人表示受过拉美文学爆炸的影响,受过马尔克斯的直接影响,我们无法统计。但有一点,那一代作家在思想解禁的时代,通过各种方式去看、去学马尔克斯的小说写作法,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不是以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作基础,我可能一个故事也写不出”,书中有这样的记录。与马尔克斯极度贫困的早年生活相对的,是他超越处境的、总是迷人且带有诗意的文字。对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作家来说,那确实带有文学启蒙的意义。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样,说马尔克斯标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维度,或者说他是一代中国作家内心力量和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为过。《活着为了讲述》中所录下的东西,真的很难说清哪些是魔幻,哪些是现实。那些优美的,伴着忧伤、有趣、迷人时刻的章节,分明讲述了在马尔克斯眼里,文学是苦难与诗意达成和解的唯一途径,他在自传中的讲述,再一次道出他所有作品的所指,他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最终指向———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 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一个作家对苦难的认识及其最终形成并秉持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决定了他作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