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的语文备考:想比做更重要
二模后高三学生进入复习迎考的紧张阶段,这个时候学生对于反复刷题已经陷入麻木,做各区的模拟卷基本都是在原水平重复,有的学生处于直觉、本能、机械的反应状态,这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极为不利。此时,思考比做题更重要。学生应该沉静下来,对原来的做题行为及思维方式好好反思,寻找最佳的思维路径,方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到考点,同学们容易想到 《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其实那不是考点,是高中三年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教的要求和学的要求两部分;考点是 《考试手册》,对于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考什么,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的比例分配,试卷的难度等,都有具体要求。你要把考点想清楚,明确它要考你什么,再根据考点要求照照镜子,看自己短板在哪里,缺啥补啥。
比如,大多数学生对消极修辞知识及语法知识有所忽略,高三上、下学期教材附录部分都有介绍。学生要仔细阅读,弄懂弄会。文言文,像实词、虚词、固定结构 (包括固定词组和固定句式)、文言基本句式等的知识。从高一到高二课文附录部分都有专门介绍,如果书找起来麻烦,利用《学科基本要求》 也可以。至于 《考试手册》 上所要求的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在 《学科基本要求》 这本书里面大多可找到依据。命题人命题时,整张试卷是按照考点来布局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心中明确了它要考你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还怕它吗?
学生到了高三,不仅阅读量可怜,连经典课文都在脑海中荡然无存
作为连续任教高三多年的语文老师,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学生到了高三时,高中三年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尤其是经典课文,在学生脑中几乎荡然无存。学生平时的阅读就极为可怜,甭说大部头的文学名著,就是像 《人一生要读的60篇散文》 这样的选本,有些同学也没有亲近过,课文再荡然无存,连个“知道分子”都不算,那还有什么语文积累呢?
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感,未形成分析和鉴赏一篇文章的基本技能,光靠一遍遍刷题,甚至只追求结果,等老师报答案,这对学语文或者是提高语文成绩无济于事。
所以,这段时间应该将手头的模拟卷放一放,让心静一静,把六册书全找出来,回望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尤其是经典课文,反刍一下,或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考虽然不直接考课文,但能力是从课文中迁移来的,尤其文言文中的四个实词解释,无非是课文中的实词把它搬动了一下位置。课本课本,以课为本,你把本丢了,不是本末倒置吗?
判断文体对于解题很重要,因为文体决定了文章结构、文章内容、文章表现形式以及语言特性,这些在命题人命题的时候都会有所体现。因此,我们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后面的题目可以先不看,可以根据文体先去想,我们应该思考什么东西。
如一般考试中,第一篇现代文阅读,几年前定位为非文学作品,大概从2014年开始又明确定位为社科文,而不管是非文学作品还是社科文,都是外延极广的概念。一般来说,第一篇现代文阅读是说明文或议论文,然而作家或学者所写的严格、规范的说明文、议论文事实上存在吗? 不存在。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一般情况下,第一篇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可能少些,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多一些。说明文对其说明的对象或事理、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结构思路都要有一个明确判断;议论文要对其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安排有明确判断,这些在命题中必然有体现。所以,你明确了文体,才会有的放矢,而不是在脑中模糊一片。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过去往往叫它文学作品,这范围太广。就高考实际情况来看,无非考散文和短小说。而和短小说相比,散文的出镜率更高一些。一般来说,散文分为下列几种:写人叙事的散文、写景抒情的散文和哲理议论类的散文,当然有些是这几种类型的综合。写人叙事的散文,要看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写事为主,人和事各有什么分工,表现什么主题;写景抒情的散文,要看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景和情什么关系;哲理议论类的散文,要看议什么理,是借事说理呢还是托物言志? 所有这些都跟具体的文章体式有关系,在命题时都必然会有体现,我们在做题之前,先把文章体式搞清楚,对于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做到心中大致有数,再看后面的题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稳扎稳打地解题。
不要幻想答题套路或者公式可以成为万能钥匙
进入高三,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高考模拟训练,同学们对高考的基本题型已经熟悉,在头脑中往往形成一定的答题套路或者公式,有的同学希望拿这把钥匙去开所有的门,在实践中这一招是不可行的。为什么? 因为学生所谓的答题套路或者公式,实际上是一种答题的规范,表现为思维的明晰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不是什么万能钥匙。而且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套路和公式。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气质风格,表现在作品方面,就是文本语言特殊的表达形式和个性,这恰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重点,也是解题的着力点所在。面对那些大分值的题目,面对命题人所提问的复杂问题,我们靠以往的答题套路或公式,靠条件反射或直觉式的答题,要么不得分,要么只能得到其中的一点点分数,其余的分数在哪里? 就在对文本内容、文本语言形式的具体分析。
以2015年上海高考第9题为例,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其中一段画线句。画线句是: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按照传统的答题套路,应该是这句话使用了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老妇人声音的苍老、孱弱。如果这样答,答案只能得2分,这道题的分值是4分,还有2分在哪里? 我们就要想“声音蹒跚”是怎么回事? 仅仅是苍老、孱弱吗?“蹒跚”是走路不稳的意思,“声音蹒跚”就是声音不稳。为什么声音不稳呢? 从老太太的角度,是老太太的声音苍老,从外部环境来说,是“纷扬的雪花托起”,小街又空荡荡,风大,老太太的声音就孱弱,听不清,蹒跚;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就是老太太的话对“我”触动很大,环境又恰恰烘托了“我”的内心,以至于在“我”听来,老太太苍老的声音“蹒跚”了。这样分析就不简单了,既感受到画线句的妙处,而且分析了作者这样表达为什么具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就形成了如下答案示例:运用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我”心头久久萦绕,对“我”触动很大,也与句中“苍老”一词相一致。这就是复杂问题和简单问题的区别,复杂思维和简单思维的区别。
故此,我常告诫同学:复杂问题一定要调动复杂思维待之。这就要首先学会想,“三思而后答”。现在学生便捷的是,不管一模考、二模考,在网上都能寻找到答案,有答案不是坏事,但关键要边做边想,这答案是怎么得出的,我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 我的思维走向有问题吗? 问题在哪里? 我怎样改变我的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在最终的高考中,自己的思维方能更胜一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答案都尽如人意的,包括高考,像上述答案示例,如果从叙事学的角度思考,更能体现小说语言特征。同学们要学会鉴别。一般来说,高考命题人所给的答案,尤其是近两年的,制订了评分量表,答案更科学、周密,应该重点关注。
文/李新 (作者为光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