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让评弹“热闹”起来

2016-04-15信息快讯网

 

“林徽因”让评弹“热闹”起来-信息快讯网

1936年前后,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在北平天坛正在修缮的祈年殿屋顶上。(资料照片)

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在创新表演手法和营销推广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本报讯 (记者黄启哲)昨天,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研讨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这出上海评弹团的新作于3月下旬在兰心大戏院进行首轮演出,5场演出场场爆满。而更令主创和专家欣喜的是,台下年轻观众的比例远远高出传统书场。身穿旗袍的评弹演员抱着琵琶穿梭于人群中,与观众合影、交流,好不热闹。

与会专家认为,《林徽因》 这部作品在选择年轻人热议的人物题材,融入时下营销手段,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让传统文化积极与时代对话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剧作家罗怀臻说:“近些年随着都市文化生活的改编审美环境的改变,传统书场越来越稀落,人们只能在电视戏曲频道的日间节目中,看到评弹演员的身影。这种情况下,评弹适时改变自己,试图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路。”

相比于一些剧种和艺术形式的“逆向创新”,即通过寻找一些本剧种不擅长但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进而拉近跟时代的距离,罗怀臻认为,《林徽因》的创新没有离开评弹的本体艺术,“它仍是书场文化的延伸、发展,只是进行放大提纯现代化了”。此次演员的服装,就是在长衫旗袍的基础上,结合剧中人物都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特点,进行改良设计的。“而这些创新和拓展都能让我们看到上海评弹团在创作作品之前所做的理论准备,反复地论证尝试的可能性。既决绝大胆,又小心谨慎。每个环节都很有诚意。”

应该说,此次《林徽因》的运营模式也让人耳目一新。在创作、营销上率先做出诸多尝试:不论是以剧本朗读会的形式推动剧本打磨,通过网络PK选择角色,还是专门为人物设计服装拍摄定妆照、为剧情打造相应的布景,都是评弹界的头一回。这些新鲜概念无疑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一边引入赞助,一边投放地铁、公交车车身广告;一边两组演员同时开排竞演,一边出售版权以扩大剧目影响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晓军认为,上海评弹团融合时下各种新颖的营销手段,体现了海派文化精神,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评弹《林徽因》以强大的阵容、新颖的形式呈现在新老听众的面前。

不过,与会专家也直陈作品有提升空间。比如,不妨突出作为文化创造者和保护者形象的林徽因。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认为,林徽因与3位民国才子的爱情故事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她参与设计国徽、力主保护古建筑的故事和主张同样可以作为创作的资源。他说:“那个年代建设工业化城市,提升经济实力成为首要任务,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意识相对淡薄,这种氛围下,更凸显出林徽因思想观念的超前和难能可贵。”

作为一门方言艺术,过去评弹演员在舞台上操的是一口苏白。而在《林徽因》中,评弹演员用英语说书,跳出角色用普通话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句,与传统表演方式产生很大的区别,引发专家的讨论,鉴于剧中林徽因、梁思成、刘海粟等人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知识分子,言谈中出现英语台词符合人物经历,然而如何拿捏内容和数量,值得创作者作进一步考量。

有专家认为,过去传统书目以历史人物为主,这一次把目光转向近现代知识分子,不管是人物塑造,还是台词的使用,无疑为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关链接

梁思成因为她才选择建筑学

除了留下美文情史,林徽因的事业常常被忽略。即便是被提及,也与丈夫梁思成的名字捆绑在一起。殊不知,早在少年时代,她就有意学习建筑学,保护我们的历史建筑。只是无奈当时留学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才退而求其次进了美术系,选修建筑系的课程。梁思成则在晚年承认,选择建筑学完全是为了林徽因:“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

有个同学这样描述求学时候的林徽因:“她坐在临窗的一把高凳子上———这样一个娇小玲珑的人儿却正埋头解决着一个巨大的建筑问题。当她设计出来以后,和另外三四十个人的作品一起挂在裁判厅里,她的作品肯定获得最佳奖。”

学成回国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二人迅速投入到推动中国建筑的事业之中。1928年两人应时任校长的张学良邀请,在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北方第一个建筑系。1947年梁思成担任母校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林徽因相伴左右。

那个时代的中国,古建筑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甚至日本学者妄言中国没有唐代古建筑。民族自尊心促使梁林二人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系统研究中国古建筑。梁从诫在《建筑家的眼睛 诗人的心灵》 中这样回忆母亲:“林徽因始终是梁思成最密切、最得力的合作者之一。她不仅陪同梁思成多次参加了对河北、山西等地古代建筑的野外调查旅行,而且还同梁思成合作或单独撰写了调查报告多篇,发表在专门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拆了真古董,即使恢复也是假古董”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并成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她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项目之中,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中,力主保存北京古城面貌,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

1952年,曾有人提议拆除天安门前的长安右门和长安左门疏导交通,林徽因表示反对:如果说北京从明代遗留下来的城墙妨碍交通,多开几个城门不就解决了?遗憾的是,提议没有被采纳。后来林徽因听说又要有一批古建筑将要被拆,不顾病体大声谴责:“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明清古城墙拆毁时,林徽因和丈夫抚砖痛哭。

林徽因认为,中国建筑最成功的是木构架,和最庄严美丽的各式各样的屋顶,比欧美建筑更具美学价值。除了保护建筑本体,她也注重历史建筑所在环境的保护。曾有人认为天坛面积太大,主张把祈年殿和圜丘周围的古柏全砍了,作为新建筑的用地。林徽因说:“天坛如果没有了那些郁郁葱葱的古树,整个青葱肃穆的环境就没有了,天坛整个气氛也就破坏了。”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