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民众“连线”:“俄罗斯即将迎来经济增长”
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完电视节目后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发
4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例行的连线民众直播。直播期间,节目组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共收到300多万个问题,整个活动持续3小时40分钟,普京共回答了80个左右的提问,问题涉及国内经济、对外关系等领域。
责成政府部门回应民众关切
连线直播是普京与民众的“特殊对话”,被视为特殊民意调查。这是普京自2001年以来第14次与民众“直接连线”。俄民众珍惜这一年一度的机会,急切地向国家元首反映生活中的问题。而俄官员则迅速对民众向普京反映的部分问题作出了回应。
连线开始后普京收到的第一个问题涉及公路质量。鄂木斯克市一位市民抱怨当地公路质量极差,“坑中有坑”,当地政府却视而不见。普京回答说,公路质量问题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俄政府正就改善公路质量采取并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几分钟后,主持人宣布,鄂木斯克州检察院已指示鄂木斯克市检察院强制当地政府修缮道路,使之符合法律规定。
在回答有关高药价、国产便宜药品少的问题时,普京遭遇节目主持人穷追不舍的逼问。有人提问,总统生病时吃什么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普京回答说:“我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体育锻炼,以争取尽量不生病。”主持人追问:“但是避免不了有时会不舒服或感冒什么的,吃什么药?”普京再答:“我努力运用身体的机能和恢复能力来应对。”主持人继续追问:“但如果仍然不奏效时吃什么药?”最终普京不得不回答说:“给我什么药就吃什么药。我想应该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而且也应该有便宜的常用国产药。”
释疑通胀现象看好国内经济
国内经济问题是此次连线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一位莫斯科市民问普京:“去年,我全家一周食品需花费5000卢布,一年后的今天,上涨到1万多卢布,可政府说年通货膨胀率为12.5%。我到底该相信谁,政府还是商店发票?”
普京解释说,政府讲的是年平均通货膨胀,不是12.5%,而是12.9%。对通货膨胀贡献最大的是食品价格,而食品价格上涨与俄对西方反制裁、限制进口食品有关。俄实行反制裁为发展本国农业、腾出市场创造了条件。
另有民众提问:“政府多次称经济下降已到底部,究竟俄罗斯经济处于什么阶段,是好转还是恶化?”
普京回答说,“国内经济处于灰色(注:不好不坏)地带。”俄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下降3.7%,今年预计下降0.3%,2017年有望实现1.4%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难以判断经济下滑是否已经“触底”,但即将迎来增长。目前,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如保持了相对不高的5.6%的失业率,尽管油价下降但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国家外汇储备恢复到2014年初的水平。国家储蓄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总额下降较多,分别为500亿和700亿美元左右,但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政府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改变经济结构,尽管这非常复杂,但在向这一方向努力和前进。
普京还表示,2015年,俄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新建住房面积达8500多万平方米,都创下历史纪录。今年前两个月,俄工业产值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开始呈现增长态势,这些都是经济向好迹象。
否认外交孤立探讨对美关系
有观众提问,2015年土耳其从几乎成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变成敌人,还有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家,似乎俄罗斯处于敌人的包围圈中。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如何能够有效地发展呢?
普京回答:“我们不在、也不会在包围圈中,这完全可以排除。我们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了友好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在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金砖国家等机制和框架内进行有效的合作。总体上,俄罗斯与邻国保持了友好的关系,包括土耳其和土耳其人民。”
有民众就美国总统选举提问:“是特朗普坏还是希拉里坏 (谁上台对俄罗斯不利)?”普京回答:“我们应该换个思维方式,看一看谁上台会更好? 事实上,俄罗斯与美国曾经有过非常紧密的相互协作,并取得过对双方和国际社会均有益的成果,如反恐问题等。俄美在叙利亚危机调解方面展开了合作,希望带来积极成果。在对俄关系上,美国不能一味坚持强权、专横和帝国野心,要尊重伙伴。”
回答孩子提问鼓励个人奋斗
在回答孩子们的提问时,普京依然保持了认真、严肃的态度。
有一位一年级小女生问,女性是否能成为俄罗斯总统,就像美国有女性在竞选总统一样。普京称:“俄罗斯不需要与美国比较,我们只需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女性当然可以竞选总统,而且有些事情上会比任何人都优秀。”
有男孩问普京,如果他抓到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中的小金鱼,希望它实现哪三个愿望。普京回答说:“不要期待奇迹出现,最好是靠自己去努力奋斗。如果我们期待奇迹,那么我们就会像普希金的童话故事一样,最后只剩下一个破木盆。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和努力是最好的选择。”
在结束连线活动走出演播厅时,普京遭到记者们的围追堵截。在回答记者关于“有的问题是否太尖锐”的提问时,普京对连线活动作了总结——“连线民众可以帮助了解真实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正是我们的职责。”
报驻莫斯科记者 孙昌洪 (本报莫斯科4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