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爱上莎士比亚”

2016-04-25信息快讯网

 

小朋友为莎士比亚经典人物雕塑涂上颜色,纪念莎士比亚生日和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讯 (记者徐璐明)400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亚在他52岁生日的这天去世。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上海大剧院在本周周末策划了一系列以“为莎翁庆生”为主题的“爱上莎士比亚”艺术季开放日活动。

除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前天和昨天连续两晚带来现代芭蕾《仲夏夜之梦》之外,大剧院23日和24日还会陆续推出几十场艺术教育、公众体验和互动活动。记者昨天在上海大剧院现场看到,创意市集30多个摊位前观众络绎不绝,商品涵盖了与莎士比亚有关的纪念品、工艺品、书籍、绿植等创意产品等。

1594至1595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喜剧《仲夏夜之梦》。故事发生在雅典城以及附近的森林,有名有姓的人物有20余位,有凡人的恋情及抗争包办婚姻、精灵界王宫闹剧、手艺工匠串演“戏中戏”三条情节脉络。1826年,17岁的德国古典音乐家门德尔松以莎剧为灵感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序曲。2013年,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推出了全新制作的现代芭蕾《仲夏夜之梦》,法国现代舞蹈家、编舞家米歇尔·克雷梅尼斯应邀担任编导,本次访华即是这一版本。

克雷梅尼斯表示,他反复阅读过莎士比亚的原著:“剧中层次丰富的人物与仙凡不同的世界,混杂纠缠贯穿始终,通过我的理解使得观众们能通过舞蹈来无障碍地欣赏这个故事,这至关重要。”在他看来,莎士比亚安排身处三个阶层的人物———精灵、贵族与平民交错相遇,打破了彼此间社会层级原有的隔阂,反映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反抗父权的风貌。

在音乐的选择上,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并非为芭蕾舞剧而作,且时长偏短,因此克雷梅尼斯此次选用了门德尔松的另外两部作品作为补充:《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与钢琴《无词浪漫曲》。“不尽相同的音乐将整部舞剧分成了两个部分,”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芭蕾指导格兰特·阿里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上半部分凸显了《仲夏夜之梦》梦幻和仙境般的意境,而下半部分,编导则将人类的生活融入其中,整部舞剧从天上坠入凡间,更具现实感。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