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文艺批评怎么办

2016-05-11信息快讯网

“剧评人要不要和导演、编剧做朋友?”“自媒体狂欢时代,流行吐槽、拍砖,学院派剧评人渐渐失语了吗?”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上,来自全国的青年评论家们展开了热烈的探讨,甚至争论。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文艺资讯的流通加快,文艺批评变得比以往更加便捷,甚至有人说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了,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声,这样既开拓了观察文艺现象的新渠道、新视野,为我们评论家、批评家的发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非理性、庸俗化、跟风吹捧恶搞的批评,不同程度的混淆视听,模糊了价值取向。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说,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大众审美情绪也在发生变化,在很多艺术门类,比如电影、舞台剧,青年人构成了90%的受众主体,我们的青年评论家需要更敏锐地察觉、及时地捕捉到这些变化,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文艺现象、随时涌现出的文艺新作及时加以批判和引导。浙江省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认为,从时代责任和家国情怀出发,对文艺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够引领文艺创作和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

评论家和创作者最好是不相识的朋友

舞评人、导演、编剧梁戈逻此前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中发表了一篇长达5000字的文章,标题为《一台散沙———舞剧〈丝绸之路>的实验观察报告》。此文在舞蹈界和评论界引起了不少议论。论坛主持人、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也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此文。当梁戈逻在主题发言中阐明自己“评论家最好不要和创作者做朋友”的观点时,主持人王晓鹰表示十分赞同。

王晓鹰把这篇舞评转发到朋友圈的时候写到:“这是一篇舞剧评论,尖锐而中肯,实事求是,有整体把握,有具体评说,有理论深度,有国际视野,极具专业性,对戏剧界的评论应该有参考价值。”哪怕之后他在得知此文引发了一下争议时,王晓鹰还是坚持说:“确实写得很好,后来听说引起一些后续的反应,那也是正常的。”

“评论家尽量不要跟创作者做朋友”的观点,早在上个世纪初王晓鹰去俄罗斯考察时就听到过类似的声音。当时俄罗斯一位著名戏剧评论家就这么说过———“要避免跟创作者做朋友,这样的话我能保证评论的公正。”有类似观点的青年评论家也越来越多。北京舞蹈学院的慕羽副教授表示,近年来自己买票看戏的评论者越来越多。有时候,宁可拒绝主办方的赠票,自己买票去看,才觉得发表评论时能畅所欲言。

从另外一方面,也有专家指出,评论家和创作者也不妨做朋友,只要不是利益交换类型的“酒肉朋友”,而是要了解创作实践本身的“知己”,写出能切实对创作人有帮助的评论。未必谋面,长期关注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激励,也不失为评论家和艺术家之间一种理想的“交往”方式。

不能让吐槽拍砖代替真正的批评

自媒体时代来临为戏剧评论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既意味着各种意见的海量生成、专业化程度的稀释,也意味着戏剧评论从精英阶层的话语表达渐渐走向市民大众的众声喧哗。

尤其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变革,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全民评论时代的揭幕。在诸多不同层面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个人戏剧评论变得尤为简单,也成为时下戏剧评论最为活跃的地带之一。新形态的戏剧评论活动也正在借助新型传播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出现新的面貌,从过往的博客、微博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的转发和评论,从过往的网站、论坛、豆瓣、百度、知乎,到qq群、微信群的实时互动,无远弗届。近几年,经常看戏的朋友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当某部戏演出结束后马上到微博搜索一些自由剧评人的文字。很多剧评人都利用微博这一公共空间,通过长微博的形式,撰写篇幅一两千字的剧评,对舞台演出进行迅速即时的评点。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副主任罗红尤说,这些就戏论戏、不乏吐槽拍砖的文章,往往比主流媒体上的文章更为视角独特、观点鲜明,而且由于身份的隐匿,往往毫不避讳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剧评通过自媒体上大众的关注、评论、转载,进而影响更多观众加入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和戏剧评论的写作中。随着行业知识的垄断被打破,受众和言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局面。无门槛的自媒体戏剧评论,使得有着不同看戏经历、不同戏剧审美经验、不同文化教育和地域文化传统背景的剧评人蜂拥而至。除去专业剧评人的戏剧评论外,自媒体上大量戏剧评论文字,正如《2014年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摘编)》里所说的:“大多还停留在印象式的评论阶段,存在着偏激、尖刻,缺少系统、理性的态度等弊端。”

周由强指出,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戏剧评论要小心两种“失语”的尴尬:一方面是权威话语的消解不再被创作者和观众信奉,一方面是新媒体上众声喧嚣却未能有效抵达。这也是摆在青年评论家们面前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报记者 邢晓芳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