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深处飘来浓醇酒香

2016-05-13信息快讯网

图①:“北红”(中科院植物所供图)

图②:“北玫”。

高成本、低品质,造成了我国葡萄酒在市场上长期缺乏竞争力。为了改变“先天不足”,中科院植物所的科学家们从1954年便开始研究葡萄抗寒 育种。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共研发出用于酿酒的“北玫”、“北红”等“北”字号系列和用于鲜食的“京亚”、“京秀”、“京蜜”等“京”字号系列两个类 别,共2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地地道道中国制造的葡萄品种

5月,北京香山脚下,可称为“中科院北京最美研究所”的植物所早已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置身万花丛中,呷一口植物所自酿的“北玫”葡萄酒,轻微的玫瑰香气,淡雅清爽的口感,令人心旷神怡。端起酒杯,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梁振昌开始讲述“葡萄美酒夜光杯”背后的故事。

“北”“京”系列改善先天不足

中 国的葡萄最早由汉代的张骞从西域一带引入,2000多年来,甜美多汁的葡萄、甘甜醇美的葡萄酒一直备受人们喜爱。然而,中国的气候类型却无法给传统葡萄品 种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据梁振昌研究员介绍,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地中海沿岸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南美智利、 阿根廷等,无一例外均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我国酿酒葡萄主产区夏季雨热同季,葡萄容易生病,打药量大;冬季寒冷干燥,必须把葡萄藤拉到地上,将整棵葡萄树埋进30厘米到50厘米厚的土里,人力成本巨大。”梁振昌说,“高成本、低品质,造成了我国葡萄酒在市场上长期缺乏竞争力。”

为 了改变“先天不足”,中科院植物所的科学家们从1954年便开始研究葡萄抗寒育种。2011年,北京市批准建立了挂靠在中科院植物所的葡萄科学与酿酒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过几代科学家60余年的努力,共研发出用于酿酒的“北玫”、“北红”等“北”字号系列和用于鲜食的“京亚”、“京秀”、“京蜜”等 “京”字号系列两个类别,共2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地地道道中国制造葡萄品种。

“我们将起源于中国、适应中国气候的山葡萄与优秀的欧亚种葡萄进行杂交,培育出了抗寒、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的‘北’系列酿酒葡萄。”

梁振昌说,“北”字系列目前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种植,冬季不需要埋土防寒,省下大量人力成本。而夏季打农药的次数,只有法国波尔多地区葡萄的约五分之一,保证了葡萄酿酒后的安全和质量。

“鲜 食葡萄讲究个大、皮薄、肉硬。而酿酒葡萄果粒不能太大,因为酒的颜色、香气等次生代谢产物大部分来自果皮。同时,酿酒葡萄需要比鲜食葡萄更高的糖分和酸 度。”梁振昌说,“葡萄酒的酒精度数源自葡萄果实本身糖分的发酵,糖分不够酒精度数就难以达标。而酸被称为葡萄酒的灵魂,酒的口感、颜色稳定度、储存的时 间长度都和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相比市面上常见的鲜食葡萄,酿酒葡萄对于科学家们是个更大的挑战。

每一颗葡萄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统计,我国目前已跃居世界葡萄种植面积第二大国,葡萄酒产量也位居世界前五。然而相比法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强国,中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仍然面临着品种趋同、区域化不明显、品质较低等问题。

“为 什么全世界都认可法国葡萄酒的质量? 因为全世界大部分酿酒葡萄都是法国的品种,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加上法国对栽培技术和葡萄品质的把关都异常严 格,才有了如今的声誉。”梁振昌介绍道,在法国,酿酒葡萄品种多达200多种,栽培超过1000公顷的就有60种。而在中国的广阔国土上,几乎只有“赤霞 珠”、“梅鹿辄”、“霞多丽”等少数几个品种。由于气候因素,国内许多地方的“赤霞珠”8月底就会成熟,酿造的葡萄酒口感和风味很难达到优质葡萄酒的要 求。中科院植物所团队一直在新品种选育上下功夫,研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喜好的新品种、新产品,实现产品特色、优质和多样化,提升中国葡萄和葡萄酒产 业的竞争力。然而,这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

“一个葡萄品种从杂交研发,到最终大规模推广,最顺利也需要25年到 30年,像‘北红’、‘北玫’这些刚通过审定的品种,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用了50多年。”梁振昌给我们算了笔账,“第一年杂交后栽种,结果需要四到五年;拿 到果实后观察、实验,看适不适合酿酒,需要两到三年;认为可能适合酿酒后,需要繁殖一定的规模用于进一步大规模的实验,又过了四五年;随后,想要得到审定 通过,需要在至少三个区县种植一定规模,且必须有稳定的性状和好的品质,又花去了四到五年。拿到审定证书后,向全国大范围推广种植到成熟结果,还需要一个 五年。”由于有后续的加工酿造过程,所以酿酒葡萄的研发是个周期长、投资高的过程。“树上的每一颗葡萄,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汗水,可能还有泪水。”梁振昌感 慨道。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