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复风貌保护区发布原住民口述历史项目案例

2016-05-19信息快讯网

 

在武康大楼住了近50年的许阿姨,看着老房外貌感叹“这儿不曾变过”。本报记者 顾一琼摄

本报讯 (记者顾一琼)下窗框上有一层薄薄的细毛毡,关窗时就不会发出太大声响;走廊及转角都有电油汀,方便集中供暖;面积大一点的厨房,统一配备了烫衣板;二楼的屋顶天台曾铺满绿植,还配有儿童戏水池……这就是武康大楼内曾有的惬意生活。昨天上午,徐汇区湖南街道举办的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案例发布会上,数名来自武康大楼的原住民齐聚一堂,为大家口述、还原了武康大楼内的全维度生活与历史。

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人文遗产正以惊人速度消失消亡。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湖南街道,是沪上首个成立历保办的街道,在修缮保护老房的过程中,湖南街道首次尝试以居民口述历史的形式,来保存活态的城市记忆,挖掘城市文脉,传承城市精神。

自2014年8月起,湖南街道邀请陈丹燕、陈保平、伍江、葛剑雄、曹锦清、沙永杰等多位专家开展口述历史可行性论证,并以走访、座谈等形式征求居民意见。去年3月,围绕“一幢建筑(武康大楼)、一家单位(上海交响乐团)、一条马路(安福路)、一条弄堂(复兴西路44弄玫瑰别墅)、一个家族(张乐平)、一位名人(施平)”的湖南街道“口述历史”项目正式立项,并于同年6月启动首个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1842-1858号,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

武康大楼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8层,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外观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大楼最初取名“I.S.S公寓”,为万国储蓄会的英文简称,后改名为东美特公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称为诺曼底公寓,1953年,诺曼底公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康大楼,其后一些文化演艺界名流均入住此间,包括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

武康大楼作为衡复风貌保护区地标性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气息,对久居武康大楼的人群代表进行集中访谈,也是为了抢救这份社区历史的集体记忆,寻求精神联结的共同点,打造社区归属感。

项目组的专家们在大半年时间里,对武康大楼进行资料收集,并选取十多位居民代表进行重点访谈。这些居民中有外企高管、大学教师、医务工作者以及外籍人士,他们中有的在此已居住了长达半个世纪。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完成了武康大楼口述史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并将于近期结集成册。

发布会现场播放了口述历史武康大楼专题纪录片,展示武康大楼口述历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住户的采访实录。

结合口述历史项目,武康大楼底楼大堂也正在举办武康大楼历史图片展和珍贵实物征集展,让更多往来路人感受这幢百年建筑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魅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