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青6月下市 下一个“网红”在哪里

2016-06-04信息快讯网

 

随着麦青汁的下市,前后热闹了一个月的“网红青团”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福州路的杏花楼总店,广式蛋黄粽、苏式蛋黄粽等已悄然上市。

面皮的Q弹、蛋黄的酥香、肉松的质感……“网红青团”三者的完美融合让不少食客仍有回味,这份美味是否会出现在端午粽子季?答案是否定的。由于网红馅料的特性,难以与粽子融合,但可以尝试网红青团的灵感来源———传统的蛋黄肉粽。

对于杏花楼这样的老字号来说,招牌美味,需要坚守,也需要创新。

 

 

 

“紫薯大福”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它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网红”?

网络让青团成为“金团”

如今再来回顾2016年的春季,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焦点。3月中旬,当咸蛋黄肉松青团作为今年新增的青团品种上市时,福州路总店和黄河路分店每天只能卖出300只。相比传统青团低廉的售价,咸蛋黄肉松青团每只8元的定价让经营者起初只将其作为一种尝试和补充,毕竟对于老字号食品偏中老年的消费群体来说,与传统的豆沙馅料相比,价格有些贵。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款咸蛋黄肉松青团在3月下旬意外受到年轻人欢迎,杏花楼的保安至今都记得当时的盛况,从福州路门口经过福建中路一直排到广东路,队伍一直保持300人,排队买到青团的网友们纷纷上传照片。“大规模走红,是源于一家美食频道最先发现了这里的美味,买青团也要排队?这样就被发现了。”杏花楼办公室主任孙春莉说,美食圈的新媒体之间彼此关注很快就引发了连锁效应。几天之内,“网红青团”红遍上海人的朋友圈。报纸、电台纷纷跟进,青团销量也从原来的每天三五百只,提升到了最高峰时日销售5万只。

由于网红青团手工制作以及现场蒸制的特性,每天的数量有所限制,一批次150个青团可供25盒,这让这份美味更加珍贵。为了让更多食客可以尝到网红青团,杏花楼采用限购政策,最早是5盒,最后到限购1盒。尽管如此,食客们还需要用4-8小时吃到一次青团,黄牛们都看到了商机,原本8元一只的青团被炒到50元,网红青团成了“网红金团”。

“我们开玩笑说,这次青团排队购买的队伍,是历年来最安静的。”一名青团的手工师傅笑着说,“往年排队的人大多数是些爱聊天的大爷大娘,这次队伍里年轻人起码占8成,他们很多人插着耳机背着包光排队不说话,就像苹果店门口等着买手机一样。”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款咸蛋黄肉松青团销售量接近千万,人们试图分析其走红原因,总结出“时间节点”、“饥饿营销”、“网络传播”等窍门,但在孙春莉看来,这秘诀就是用心做美食。

十几种肉松匹配黄金馅料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小食,有甜馅、咸馅,有没有可能推出集两者所长的广式青团呢? 以蛋黄肉粽为参照物,对咸蛋黄青团的尝试开始了。

虽然很早就有这样一个配方,但是具体面向市场推出还远远不够。杏花楼点心部负责人、国家级技师章吉泉是这次网红青团的“开发人”,对于他来说,今年的青团并不是刻意的产品,对于走红,他并没有很意外,“质量过硬,必然会红”。

“蛋黄有蛋黄的香气,肉松好吃但略干缺油,凑巧的是蛋黄经过蒸煮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油,这两者的结合在口感上是可以互补的。”章吉泉介绍说,“蛋黄很沙,单纯吃没有口感,青团皮子很糯,加上肉一丝丝的质感,三者结合才是完美的融合。”

然而对于配料简单的混合,效果并不稳定。“肉松分油酥型、肉粉型、太仓式肉松三种,前两种纤维短、口感油,而且难以塑形;太仓式的纤维长易塑形但是口感干。所以必须采取几种肉松配比的方式,堪称‘肉松五花肉’。”

讲起配比的讲究,有些类似于科学实验,一次次的失败也是青团到今年才推出的原因。章吉泉买过市面上10多种牌子的肉松,一次次的尝试配比,“有的肉松质感很粉,蛋黄加入之后,团子就会太油,加入太仓式肉松之后质感就会更立体,团子也不再软趴趴的,香味和质感也融合在了一起。”

最终的尝试持续了3年,肉松与蛋黄的配比由点心部的老师傅们反复试验确定了比例,到今年清明,咸蛋黄肉松青团才最终上市。在章吉泉眼中青团还有提升空间,明年将吸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继续改良。

下一款“网红”正在尝试中

传统点心采用纯天然原料,弊端则是受季节影响太大,随着6月麦青下市,网红青团也暂时退出了市场。

将紫薯去皮洗净、切片、蒸制、打泥,放入一定量的粳米粉、水磨糯米粉,与适量油混合,皮子成型后醒一小时,包入网红馅料,成品蒸制10分钟……章吉泉和他的点心部并没有闲下来,为了突破麦青汁供应的局限,杏花楼尝试将“网红青团”一模一样的咸蛋黄肉松馅包入了紫薯糯米之中。章吉泉说,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和自带清香的青团相比,“紫薯大福”似乎风味上还少了那么一点,“这款产品也一度在酒店堂吃供应,会在试验中需要不断改善。”

广式点心的特点就是用料广泛,杏花楼的点心部其实也在尝试不同的创新,“胡萝卜遇油会变色、南瓜含糖量太高,就目前来说,只能由较为健康的紫薯代替青团皮,但是少了些Q弹,多了些甜腻。”

“光有好点子不够,关键要用心制作,”对于每年的节令小食,沪上各家老字号近年来都在不断创新着口味,有些被市场接受,有些则被冷落,章吉泉说,不变的是传统技艺的传承。

“有人说将网红青团进行机械化生产,我个人觉得虽然效率高,但口感上总不如手工制作。”谈到传统技法,章吉泉说没有三年,很难把青团做得完美,光看手势就知道最后青团的品相,“甚至捏皮子角度的差异都会导致口感的不同。”

章吉泉从业19年,学徒的概念已没有过去那么被强调了。“当年做点心也有各种流派,彼此之间守着自家的秘笈,徒弟只跟拜的师傅学,现在我不讲究那些了,把配方挂墙上,大家都一起做一起教。”尽管如此,章吉泉依然用保守来形容自己,蒸制之前的成品一定要像“光榔头”,下班之余都会抽空鼓捣一点新配方进行尝试。

“或许下一款‘网红’就会在不断尝试中出现。”章吉泉笑着说。

本文摄影:本报记者 祝越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