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拍摄纪录片寄语小伙伴
唐润铧班上的板书:“高三之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纪录片剧照)
5月31日是控江中学高三考生在校的最后一天,唐润铧端着佳能70D相机和“红帽子”录音话筒,穿梭在人群中,用镜头捕捉同学们的“高考表情”,记录下老师们考前最后的叮嘱。
“总结下你的高三这一年吧!”“你对自己有何寄语?”“高考结束后,你有什么游玩计划和学习计划?”……
“尽管压力很大,但也没想象中那么累。”“放平心态,认真去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完试后,我想学做菜。”……
面对唐润铧的提问,接受采访的同学时而眉头紧锁作沉思状,时而报以轻松一笑。
历时近一年,唐润铧独立拍摄的三集高考纪录片中的最后一集即将杀青。尽管高考当天,已被国外大学录取的他无法与小伙伴们并肩作战,但他将率领一支拍摄小分队前往各个考点,用镜头记录下这场最重要的“压轴大戏”。6月10日,唐润铧计划在班上举行一个小小的首映式,将这部纪录片作为毕业礼物送给朝夕相伴的高三(2)班的所有同学。
这一切变化都因高考要来了
唐润铧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仍然每天坚持到班上报到,一边学习看书,一边观察老师和同学们,时不时地拿出相机记录拍摄。这一年,他承包了所有的值日工作,甚至还常常去自修教室打扫卫生。“同学们备考很辛苦,就当减轻他们的负担吧!还有就是通过值日刷一下我的存在感。”唐润铧笑着说。
在近一年的观察和拍摄中,唐润铧捕捉到了许多发生在班级中的细微变化———每天中午吃苹果的人越来越多,戴耳机的人也越来越多,班上的“人口”则愈加稀疏;他们有的选择回家复习,有的则去了自修教室;同学们开始注重营养,变得专注,不想被打扰……唐润铧明白,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高考要来了。
同样是面对高考,但每个人排解压力的方式又是那么迥异。有人紧张得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埋头刷题;有人则每天一到吃午饭时间,就变着花样对自己好。班上有个女生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唐润铧每次经过她身边,都忍不住劝上几句,“你这样不行啊,要吃午饭,不然人要垮的。我帮你去买吧!”女孩总是微微一笑,谢绝好意后,继续埋头做题。但也有一群女生,组建了“美食委员会”,一到午饭时间,教室里会飘出各种“华丽”外卖的异香,吃成为她们在高考重压下的一种放松手段。
好在这个高三没有改变他们
“高三生活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经历之前,唐润铧总感觉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考试,可能会把同学们压得喘不过气来,需要一段时间才反应和适应过来。
但令唐润铧感到意外的是,进入高三后,没有任何预兆,也无需任何提醒,突然之间,周围的同学都像变了一个人,每个人都自觉地投入到高三状态中。“感觉大家的身体里或许都被注入了‘高考基因’,像装了闹钟一样,在某个年龄段突然迸发。”高三一整年,同学们备考的苦与累,唐润铧都看在眼里,但大家依然保持乐观,坚持到现在。用他的话来说,“无聊归无聊,单调归单调,既然选择了这个生活,我们便兀自在这里自得其乐。”
在拍摄第三集时,小伙伴的后高考规划让唐润铧很感动。有人列出了一长串的书名和菜名,打算学烹饪、阅读;还有人要学大学函数、学英语;有人点名要去重庆吃火锅。此外,还有锻炼减肥、打游戏、打麻将、画油画送给大家……
“我害怕高考可能会夺走他们的一些爱好,好在这个高三没有改变他们,也没有扑灭他们内心的小火苗,大家愿意拾起最爱的东西,在高考后把它们都补回来。”唐润铧说。
希望将来回国投身教育
对人文社科感兴趣的唐润铧最终被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欧柏林学院录取。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他给出了很多理由———学校实行的是小班化教学,一个班只有17人左右,每年在中国只招收十几个人,它也是美国第一个开设中文系的学校,有美国最古老的音乐学院……
唐润铧说,在参加了一位中学老师发起的人文讲坛之后,他认识到,对文化的学习能带来多大的收获,也注意到很多不同的文化。所以,他希望去更远的地方学习,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学习。
“出国不是为了镀金,也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当我在国外完成了学业,我会回到祖国继续投身教育行业,可能仅仅是做一个中学或小学教师,这是我的承诺。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去远方巡礼。”就像纪录片中说的那样,这个1998年出生的大男孩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普通教师一样的“星火”。
离开学校前,唐润铧最后看了一眼高三(2)班,细心地将桌椅摆正,缓缓退到门口,关上了大门。7日,他将去高考现场,见证同龄人最重要的一次人生大考。
报记者 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