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为“全面二孩”减压 上海优化产科、儿科、教育等公共资源配置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半年,上海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正逐渐释出。昨天,市政协就此问题召开专题协商会,透过政府的现场通报,本市“二孩政策包”完整亮相。据记者观察,无论是女性的孕、产、休这个关键时段,还是宝宝从“-1岁”开始到学龄前的健康和教育问题,上海都未雨绸缪,对公共资源进行了有效配置。在最受关注的产科、幼儿园等环节,未来几年,本市公共服务能力基本都能匹配可能出现的生育高峰。
“-1”到0岁:孕产科量与质都有保证
目前全市有87家助产医疗机构,床位4300余张,每年可容纳分娩量30万余人次。市卫计委评估认为,这样的服务能力总体上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生育堆积。服务水平也有保证。对于可能突发的危重病人,上海此前花了近十年,重点建设了五家危重产妇会诊中心和六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对各区县的急救需求形成了有效覆盖,大大降低了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对本市的产科资源而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优质产科医疗资源仍然不足。对此,本市把加强孕产期各阶段的监测、落实分级诊疗、提供精细化服务作为主要应对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全面二孩”政策所引发的高龄产妇、二次剖宫产妇比例上升的情况,上海高度关注,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孕前、产前和产后的咨询指导和保健服务。
“0岁+”:儿科床位、医生将显著增加
儿科看病难在去年底收获大量关注。“全面二孩”时代,儿科面临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加。
市政府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本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必须提供儿科门诊,三级综合性医院和承担区域医疗中心任务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必须提供儿科急诊并设儿科病床。到2020年,全市至少新增儿科床位1900张,较之去年底增幅超50%。目前,上海的三家儿科专科医院,以及新华、瑞金两家综合性医院,正在全市的“东南西北中”五片区域构建联合团队,并将儿科临床力量向基层辐射,目标就是让市民能在家门口看上儿科;即便遇到疑难杂症,也可以就近转入高水平医院。
为弥补儿科医生不足的短板,上海增加了人才培养力度。今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将首次在临床医学专业内新增招收儿科方向,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方向也将在今年扩招。总体上,全市儿科方向招生数有望从目前每年45人,大幅增加到每年160人。
对于现有儿科力量,上海也正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升职业发展前景等方式“稳定军心”。根据近期对部分三甲医院的调查,儿科医生收入已与其他科室持平,甚至略高。
0到1岁:产假和生育保险全面落实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后,独生子女、晚婚晚育的各类奖励不复存在。对此,上海迅速完成了相关政策的调整,晚婚假被新增7天(总计10天)的婚假取代,晚育假则调整为新增的30天生育假。同时,上海还明确了10天的“配偶陪产假”。
这一系列假期组合的出台,政府部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既保障妇女权益,也考虑了用人单位的承受力。据介绍,上海的假期在国内不算最长,主要是为了防止“好心办坏事”———或许长假表面上有利于育龄女性,但却可能显著削弱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考虑到今年本市可能会有更多孕产妇领取生育生活津贴,市财政已经做好准备,将对生育保险基金可能出现的缺口全额补贴,不增加个人、企业的额外负担。
3到6岁:学前教育体系将同步匹配
“全面二孩”给教育系统的压力虽然将比医疗系统延迟两三年出现,但上海也已未雨绸缪。“十三五”时期,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0所,并严格要求各区县将幼儿园建设规划与常住人口出生情况对接:比如,新建小区的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建设、交付使用;对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区域,将加大统筹,盘活现有校舍资源。基于此判断,本市的学前教育体系基本能匹配二孩需求。
除了硬件,家长们更看重学前教育的软件———师资。目前,本市有五所高校有学前教育专业,年培养规模在850人。除了华东师大之外,本市正计划根据需要,在另外四所市属高校中有控制地增加招生计划。
对于被高度关注的“能否适当降低办学门槛,让企业等重开托幼班”问题,相关部门也间接回应表示,上海对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持鼓励态度,“将细化研究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和举办标准,规范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提升质量,促进幼教资源设点的优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