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引爆艺术兴奋点:敲门艺术的未来

2016-06-21信息快讯网

声音可以用来“看”,舞蹈可以用“听”,古典乐不再停留在黑胶唱片里而是可以发动五官“感知”到……在美妙优雅的大提琴与芭蕾舞者的“协奏”中,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推出的“乐8”(乐无穷)首季日前正式落幕。

“乐8”系列的创作概念一亮相就吸引了音乐圈内圈外的目光。《乱弹·三月》 ———王珮瑜京昆演音会、《日与夜》 ———B6、宋思衡电子音乐与钢琴音乐会、《乐·影》 ———大提琴与芭蕾的对话,3场不同形态的音乐会,展现了艺术家们惴惴不安打破常规的思维,收获了出乎意料的票房和良好口碑,更有青年评论家激赏不已:“不完美但精彩,不成熟但令人兴奋,因为这是面向艺术史未来迈出的脚步。”

要说“乐8”系列举办的初衷,主办者野心不小又简单不过:通过3场具有实验性的演出,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界线;试图抓住跨界艺术的兴奋点,用新颖的形式引导观众回归音乐本身。至少,从首季的反响来看,这次探索是成功的。

《乱弹·三月》 的舞台上,“瑜老板”王珮瑜邀请乐手与“角儿”对话,她说:“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京剧艺术的当代化。”如果说演出前对“从台前走向幕后”还抱有一丝顾虑,那么演出后的王珮瑜就更加淡定了。这场演出并不尽善尽美,因为它原本就脱胎于雏形,难免让人感觉到与京剧、戏曲都有所疏离,但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了她“实现京剧艺术的当代化”所需要的一颗关注当下、勇于尝试的内心,看到了她瘦削的身体里迸发出的创造力和勇气。

有别于国粹的现代颠覆,《日与夜》 对肖邦作品的解构可能与普通观众距离更远些,但 《日与夜》 却出乎意料地座无虚席。记者从主办方处了解到,在发售后不久甚至连加座票也宣告售罄。对于一场颇具实验性的音乐会来说,是惊喜也是鼓励,连宋思衡和楼南立 (B6) 也直呼“意外”。电子与古典的碰撞、震撼与怪诞,观众在那一晚被颠覆了,原本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传统古典乐欣赏方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元素的“植入”。宋思衡说这是一种声音美学的进步,是全世界都在尝试的“新古典”。从演出当晚的反响来看,对于音乐和科技冲破围墙的碰撞,古典乐迷们也是喜闻乐见的。

3场演出中最富有现场美感的还是《乐·影》。大提琴琴弦发出的低鸣,与芭蕾舞者黑暗中的翩翩身影相呼应,在或古典或现代的曲目中交叠出一幕幕超现实的斑斓画面,仿佛黑暗中的一束亮光,观众从跃动的旋律中感知色彩斑斓的舞姿……跨越、融合,让音乐与舞蹈交叠辉映变得更“立体”。大提琴演奏家陈卫平、钢琴家姜姗,上海芭蕾舞团的舞者吴虎生、陈艳、张尧等演员,共同完成了当晚这场美妙优雅的“对话”。这样两种高雅艺术形式的大胆结合,诉说着古老芭蕾艺术需要更多新鲜开拓、也经得住更多的探索。

对于这3场演出,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评价,无一例外,乐迷们都提到了“全新感受”“效果不错”“惊喜”这样的字眼,而记者想说,更让人惊喜的,是乐迷们对音乐表现形式的宽容度。明年,“乐8”还将继续,音乐的更多无穷可能性,等着我们每一个人一起探索……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