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美学追求须与当代契合

2016-06-20信息快讯网

这几天,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向亲朋好友推荐电影节上的两部影片《海街日记》《下町火箭》,打动他的是当下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昨天“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沪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郦国义提出,“沪剧可以从《海街日记》《下町火箭》获得启发,抓住擅长现代戏特点,反映都市情感与社会风貌、变革中人的情感与面貌。”来自北京及上海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为沪剧新创剧目把脉,抓剧本、强调沪剧都市特色成为共识。

2005年沪剧申报非遗时,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说,“沪剧证明传统戏曲可以在城市里生长、发展、成熟。”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说,“沪剧是上海的文化名片,保存沪剧就是保持上海人的文化记忆,保持上海人的语言特征。”

沪剧研究专家褚伯承认为,沪剧受都市观众欢迎,因为它根据中外电影、戏剧、小说进行大量改编。《雷雨》《家》《骆驼祥子》等都被搬上沪剧舞台;莎士比亚、王尔德、莫里哀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还有很多美国好莱坞电影,沪剧舞台也都演过。

新中国成立创作的沪剧现代剧,从《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到《黄埔怒潮》,从《璇子》《昨夜情》到《今日梦圆》,都发扬了与城市同行的传统。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昨天表示,“沪剧美学追求,必须与当代契合,加强文学性,才能有更高品位,更大格局。”

“沪剧前几年忧心表演人才,这几年变成了创作人才,重中之重,缺乏编剧人才。”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直言,创作团队不能急功近利。编剧应该到生活第一线,用三到五年时间打磨剧本,同时建立创作竞争机制。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感慨,沪剧处于最好的时代,政府对地方戏曲的支持力度空前大,也给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切都给安排好了,人往往很容易产生惰性。”

以当下现实生活为创作灵感,沪剧才能走近观众。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说,“城市审美在变化,沪剧得寻求具有当下城市剧场艺术的审美特征、价值取向,才有可能步昆曲后尘,摆脱时代危机,重新走向复兴和繁荣。”在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看来,沪剧培养未来的观众人群,现在抓十年,剧种延长四十年寿命,没有问题。

研讨会正值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举办之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在编撰上海民营剧团发展成长书目时,接触到大量民营剧团。他建议,上海沪剧院和各区级沪剧团和民营沪剧团,吸取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的成功经验,成立沪剧艺术联盟,联手互助,创造出一批有影响、接地气的沪剧剧目。

研讨会由市文联指导,市戏剧家协会主办,上海沪剧院、上海宝山沪剧团、上海长宁沪剧团协办,并得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

上海沪剧艺术节落户浦东 13家院团深入基层
艺术共享活动面向社会公众
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上海大剧院与上汽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高雅艺术与民族工业双赢
艺术地还原 细品法拉利250 GTO汽车模型
“表演艺术新天地”亮相 剧目票价只要100元
沪上民间艺术 15个老上海宁才知道的秘密
【智库】包容性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形式
【智库】中国思想丰富“包容性发展”理论
解码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结
民政局长:上海将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
房租上涨压力大 来沪打拼年轻人选回家发展
沪剧如何展现生活的日新月异
组图:陈意涵彭于晏偶遇 做鬼脸也能配一脸啊
车墩迎来20亿元投资 上海影视乐园将全面升级
跨界引爆艺术兴奋点:敲门艺术的未来
上海沪剧艺术节闭幕 今后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东方美谷”催生奉贤发展文化影视产业带
孟建柱:积极改革创新 为边疆发展稳定作出新贡献
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是大趋势
第五届九城艺术联展上海站开展
“沪剧怎么和时代同行”
新媒体正在改变儿童发展的环境
向大师高谛致敬 高谛文化艺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全文)
“界外艺术——法中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在沪开幕
四届奥运五块金牌七枚奖牌 吴敏霞的传奇画上完美句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