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纪念建党95周年
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95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9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辉煌乐章。
日前,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全市各区县、各系统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让红色基因持续融入上海城市血脉。
整理红色资源,重温红色故事
上海在党的创建史上拥有一系列“第一”资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在上海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在上海诞生、《共产党宣言》 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第一次提出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
未来两个多月,一批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影像资料,将在浦东新区10个公共文化场馆和社区文化中心免费为市民展映。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 为这次展映提供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早期科教纪录片,现场通过专家口述讲解、影片观影等方式呈现。
“撤二建一”后,静安区拥有大量红色资源,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等。静安区对红色资源作了整理,下发全区党组织,极大丰富了学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目前,全区各级党组织到各类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共计500余批次。另外,静安区还编纂了 《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共收集全区99处革命遗址的有关资料,“七一”前后将举行首发仪式,为全市党组织和党员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每一个经典瞬间就是一段珍贵历史;在95年的风雨历程中,每一位先烈的足迹都是一座巍然的丰碑。
普陀区举办的“追忆峥嵘岁月 感受红色苏河”党史展,反映了抗战时期沪西人民积极投身抗战前线的英勇事迹,“红色记忆”手绘电影海报新作展则展出了经典红色电影的记忆。嘉定区举办老干部书画摄影展,展出的书画摄影作品系嘉定区离退休老干部用笔墨丹青和光影记录,向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深情厚谊。
6月23日下午,金山区委中心组前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宣誓”。中心组成员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党在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深刻领会党章诞生、发展、完善的历史,切实增强尊崇党章、学习贯彻党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章的要求贯穿于为人做事全过程。
7月1日下午,“跟着国旗看上海”主题寻访活动启动仪式暨虹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风采展示,将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展开。1万名虹口区中小学生将会收到1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护照”,利用暑假寻访上海各处红色足迹。
学习身边榜样,树立理想担当
在兴业路所在的黄浦区,党员们用5至8分钟的“微党课”纪念建党95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党员们精心准备的“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看合格党员素质”等主题的微党课,以讲故事的方式推动党员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提高了学习教育的成效。
在杨浦区,党员领导干部在所在党支部讲党课,到“一线工作法”基层联系点讲党课;各街镇依托社区党校组建党课讲师团,面向全区开设公开课,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重温入党誓言仪式,加强党性锻炼。青浦区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七个一”活动,包括一次“两学一做”宣讲活动,一次组织生活开放点参观活动,一次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评比活动,一次“两学一做”党员知识竞赛等,以此夯实党员基本素质。
徐汇区将发布先进共产党员事迹宣传片《力量》,展现韩慧如等9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力量。此外,20场大型现代舞蹈诗《红》巡演、《党旗飘扬》主题图片展、《红色的丰碑》 主题沪剧演唱会等都将在近期举行。
在奉贤区,1400多个美丽梦想正在实现,“东方美谷 风雨彩虹———圆梦行动在贤城”的主题活动,将党的关怀倾注到需要帮助的每个群众。通过“党委引领、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发动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企业、文明单位、社团组织及爱心人士认领梦想、传递爱心。
激励岗位建功,破解民生难题
“十二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4.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6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在此基础上坚持动态学习,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网络“微型党课”、书记讲党课、基层理论宣讲等多种学习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三个自信”;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创新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持续评选IT十大新锐,激励岗位建功,助力事业发展。
经历几轮“三年大变样”以后,上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环境、交通、住房等民生问题,社会高度关注。以党建引领破解民生难题,是建设交通系统广大党员的共同目标。
环境综合整治、综合交通管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等是建设交通系统“补短板、守底线、强兜底”的重大任务。要形成合力、有效推进,建设交通系统通过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发挥党委统筹统揽全局的有效性,增强了分层分类指导服务基层的针对性,扩大了面向系统行业领域工作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