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笔会》副刊创刊七十周年

2016-06-29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即将到来的7月1日,是报《笔会》副刊创刊70周年的纪念日。诞生于抗战胜利之后复刊的报上的这个文艺副刊,至今已走过整整70年的岁月。老主编唐弢曾把《笔会》这一方园地比喻为《山海经》中的“息壤”,称扬它虽有断续,却屡不熄灭的生机。如今,新时期的《笔会》继续保持人文荟萃、醇厚耐读的特点;不仅保持了国内报纸副刊出版时间最长的纪录,也仍然以其高品质被称为这一领域的翘楚。

在这个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寄来亲笔题词:“清新的人文景象,丰满的时代情怀。”

老中青三代作家、学人,都纷纷发来贺词或写来文章:宗璞、王蒙、冯骥才、陆谷孙、周振鹤、陈四益、陈思和、陈平原、王安忆、毕飞宇、迟子建、金宇澄、何立伟、孙郁、裘山山、蔡翔、陈子善、胡晓明、汪涌豪、杨燕迪、张新颖、郜元宝、谈瀛洲、恺蒂、李皖、毛尖、舒飞廉、张定浩、李娟、郑朝晖、黄昱宁……以及香港台湾作家董桥、张大春等。

“历史和传统,说起来都是大词,但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副刊身上,就鲜明生动起来……是几代人的努力———不仅是编者和作者,还有几代读者———成就了《笔会》的历史和传统。”(张新颖语)唯有这样的时间长度,它才可以陪伴、见证岁月中的风风雨雨。不止一位作者提到,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巴金先生的《一封信》和卢新华的《伤痕》就是发表在《笔会》的。

对于副刊在一张报纸中的独特作用,作家学者也给出自己的评语。冯骥才说,《笔会》副刊是《报》的一个书房,“这书房不但是报纸的看点,还是报纸的气质与个性所在”。孙郁说,《笔会》文章继承了一种“多学识、有趣味”的传统,与流俗有一种距离,又关照现实社会,“在我心目中,中国的副刊,应当就是这个样子。”

在这些文章中,他们一方面回顾了自己和《笔会》的关系,从点滴小事谈起,有“斯文骨肉”、“生命的助缘”这样的总结(胡晓明、汪涌豪语);同时,面对信息化时期,国内报纸纷纷改弦易辙、新媒体热闹登场的局面,他们寄语《笔会》保持“更大的定力”、“在文字无门槛的泛滥环境中,如何留住精粹,守住标准,延展传统,辨明是非,彰显并传播价值,分外重要”、“今日,副刊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清醒。作为大众传媒上一扇小小的人文窗口,副刊实际上已经成为信息汹涌、文字泛滥的洪流中,经典、文化、文明的守卫者”。(李皖语)

作家毕飞宇说,在信息爆炸、“标题党”占上风的氛围里,世界变得笼统、抽象、浮光掠影、惊悚。但是,“惊悚过后,日子还是要过的。要过日子,要过讲究的日子,《笔会》就要慢慢地读。”

《笔会》将于今明两天及以后的“我与笔会70年”专栏中陆续刊出这些文章及寄语。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