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茶话】用文字穿越历史烟尘

2016-07-18信息快讯网

■毛本栋

今年8月10日,是吴伯箫先生逝世三十四周年的纪念日。我对吴伯箫先生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当年读他的散文名作《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和《窑洞生活》。这三篇作品分别从衣、食、住三方面,追述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反映延安军民生活和劳动情景,平淡的叙述中蕴藏着深厚情感,读后从中感受到革命根据地军民大生产运动的热火朝天,感受到当年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吴伯箫散文善于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宣扬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近日在旧书店觅得一册吴伯箫的《烟尘集》,心中甚喜,捧读竟日,爱不释手。该散文集为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初印,小三十二开,盈手可握,系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丛书”之一种。封面是一幅套色版画,画面以绿、黄、黑为主色调,呈现的是沙场杀敌的历史场景,情境逼真,人物生动。滚滚硝烟中,两名战士各骑黑色战马驰骋沙场,斗志激昂。其中一名战士上身前俯紧贴马脖,双腿伸直紧夹马肚,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挥刀向前,观之似能听到他威猛的冲锋呐喊声,他胯下的战马四蹄前后平伸,驰越如风;另一名战士紧随其后,背挎大刀,双腿微向上屈,小腿紧夹马肚,右手紧握马缰,双目凝视前方,透出坚毅凛然的眼神,他胯下的战马四蹄凌空收拢,奋力腾跃。书中集纳吴伯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写的各类散文共二十八篇,分五辑,另有《再版后记》。每一篇文前,均有一小幅紧扣文意、呈现精彩内容的题图,画笔精美,寸幅传神,看图后让人油然而生读文的兴致。有的文后,还印有一幅简笔写意的尾花,颇见情趣,也显见出版者用心之深。

这册集子实际上是吴伯箫的《出发集》(1954年7月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和《烟尘集》(1955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合集,故版权页标明为“新1版”。集名之所以定为《烟尘集》,是因为文章所写、所反映的,均为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若干事情,将其作为战斗生活的记录写下来,用文字穿越历史的烟尘。

作者在《烟尘集》初版《后记》中写道:“……最重要的是革命带来的晴朗的天空,熙暖的阳光,把弥漫大地的烟尘彻底逐退了,澄清了。但是,温习抗日战争中轰轰烈烈的斗争,心里依然是兴奋的。像闻鸡起舞,响应祖国的号召,我们随时准备为祖国献身,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毫无迟疑的排除万难,奋勇前进。这是印行《烟尘集》的一点意思。”这册集子再版时,峥嵘岁月已经过去二十四年余,而且新增了吴伯箫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写的、曾收入《出发集》的六篇短文,作为第五辑。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当年吴伯箫重新编印《烟尘集》和今天我们阅读它的意义所在。

吴伯箫的散文,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而且饱含真情实感。文章主题设计和创作基调单纯简练,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无华,耐人寻味,给人以力量、鼓舞和美的享受。《烟尘集》收入吴伯箫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响堂铺》《路罗镇》《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收入该书后更名为《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抗日军民英勇斗争的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不平凡岁月,充盈着坚定的为胜利而战的激情。

阅读《烟尘集》,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朴实无华的文笔。正如有论者所说:“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糅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词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那简洁的语言,淡雅的叙述,像一位身穿土布衣裤、家做布鞋的村姑,她脸上没有脂粉,但那种自然的美,那种天然的健康,比艳丽的浓妆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吴伯箫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来追述从前的经历。这样写成的散文,经一番回味、洗练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汇成完整印象。1942年5月,吴伯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心潮澎湃不已。十年后的1952年5月,他还满怀深情、清晰地忆起当年那激动人心的场景,兴奋之下握笔写下《回忆延安文艺座谈会》。文中,他回忆道:“那晚摆在毛泽东同志面前的记得只是一张极朴素的小桌子。虽有若干板凳,但更多的同志是以各种姿势站着,或就地坐着听讲,记笔记的。记得停在附近的一辆卡车上也坐满了人。坐在司机座旁位上的是徐老——徐特立同志……真希望那时参加座谈会的画家同志能就当时情景:星空作天幕,两山作屏壁,谷口是拱门,把那样开阔宏伟的课堂,和弥漫着崇高智慧的气氛,画出一幅写实的画来,留作长远的纪念。”朴素简练、淡雅诗意、情感真挚内敛的语言,真实生动地还原了那个历史场景,再现了历史细节,极富感染力。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