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芳:我的毕派是“逼出来的”

2016-07-18信息快讯网

毕春芳:我的毕派是“逼出来的”-信息快讯网

昨晚,在众位戚、毕流派弟子演唱的祝寿歌中,毕春芳压轴登台。(上海戏剧家协会供图)

昨晚,“春华秋实满庭芳”越剧毕派艺术专场演出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演出临近尾声,众位弟子借着《三笑》的唱段为毕春芳唱起祝寿歌:“舞台上,你风流多倜傥,舞台下,你幽默又慈祥,一个情字人不老,艺德人品人敬仰,今日桃李聚一堂,祝恩师,艺术长青福寿长。”90岁的毕春芳在歌声中压轴登场,老艺术家一上台,就被主持人揭了“老底”———青年时期第一次登台演《盘夫索夫》就忘了词。老人家也不生气,跟大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原来是看见家人送的花篮,一激动忘了词。说到兴头上,她还轻哼了几句,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如今已是90岁,桃李满堂,花篮更多了,被问到“还紧张吗”,毕春芳笑言:“不紧张了!”

生活中幽默,舞台上接地气擅长演喜剧

演出前一天,记者随丁小蛙、傅幸文等弟子晚辈来到毕春芳的家中探访。刚刚与家人吃完午饭,她热情地招呼众人坐下。记者环顾客厅,几面墙壁挂满了毕春芳当年演出的剧照,戴宽檐帽的是《卖油郎》里的秦钟,一身现代装束的是《红色医生》里的青年医生李虹,包着头巾的则是《天方夜谭》里的阿拉伯王子……横跨古今中外的角色,就是毕春芳一生创作高产的缩影。再看看眼前这个慈祥的老人,一身淡绿色衬衫黑色裤子的居家打扮,再平常不过。弟子向她“汇报”:“大家为了来看你的登台亮相,都从外地赶来看戏,演出票早早卖光,就连逸夫舞台周边的旅馆都被订光了!王文娟老师还特地嘱咐我们,要送一个最大的花篮!”老人家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我能有今天全仗观众的青睐,看来如今是‘逼上梁山’,必须登台了!”逗得晚辈笑声连连。弟子丁小蛙说:“先生生活里就是这样幽默,和台上的风格一模一样。”

接地气、擅演喜剧是毕春芳的艺术表演特色。老搭档、编剧傅骏为她的毕派艺术总结了“三轻”:一是擅演轻喜剧,从《王老虎抢亲》中的周文宾、《三笑》中唐伯虎这样的江南才子,到《卖油郎》中秦钟这样的市井小贩,都是她的代表角色;二是唱腔轻快流畅,她的唱好似随口而出,很少雕琢,但却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和很强的生命力;三是表演轻松自如,如挥洒行书,顺笔而成。昨天,这些毕派经典作品的唱段都在台上由她的弟子和晚辈一一演绎。

12岁入行,花甲之年仍挑梁演大戏

记者向她讨教钟情喜剧的原因和表演自成一派的秘诀,毕春芳却说:“我的毕派是‘逼出来的’,观众喜欢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在老人看来,与其说是自己创造了“毕派”,不如说是观众的选择和长期的舞台实践给了越剧人艺术探索的方向。“演出中我们也有各种题材和风格的尝试,观众爱看的就留下来反复演,成为看家戏,而不被接受的自然就会被淘汰。”

早年她与戚雅仙挑班合作越剧团自负盈亏。当时,多个剧种上百个剧团聚集上海滩,只有好戏好演员叫座才能生存,这就倒逼剧目创作和演员技艺。那时的毕春芳不过25岁,年纪轻轻便成了头肩小生,有人戏言她是“小囡戴大帽子”资历浅,没想到在戚毕两人的努力下,她们的剧团却成了当年沪上走市场最成功的剧团之一。别的剧团发不出演员工资,她俩演出接到手软,不忘资助淮剧、甬剧等剧种的兄弟剧团,帮同行渡过经营难关。

和众人聊着天,老人的两只脚轻轻地翘在了茶几沿上,似乎觉得不妥,又放了下来,过了一会,又翘上来,忍不住跟大家抱歉地笑笑:“不好意思,我的腰不好,这样适意一些。”12岁入行学习,花甲之年仍挑梁演大戏,毕春芳为越剧忙了一辈子,常年轻伤不下火线,难免落下一身病。腰坏了,腿脚不便,这次再登台,想要再为观众唱上两句,却只能遗憾:“丹田气没有了。”她寄希望于新一代流派传承人:“时代在变,观众的需求也提升了,你们不要对我刻板模仿,要有发展,创作的胆子再大一点,跟上时代。”老人的话很朴素,一如她的戏,想来这是近80年的舞台生涯带给她最深刻的体会。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