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众包与开放式创新结合起来
曹祎遐
核心观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挖掘和激发每个个体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才能将我国雄厚的人力资源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本。而要构筑创新创业新生态,以众包为代表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模式必不可少。作为以“互联网十”为基础的支撑平台,“四众”模式能够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助力分享经济,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挖掘和激发每个个体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才能将我国雄厚的人力资源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本。而要构筑创新创业新生态,以众包为代表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四众”模式必不可少。作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支撑平台,“四众”模式能够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助力分享经济,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其中,众包模式以广泛协作和灵活组织等特性,推动着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成为“四众”模式的代表。
众包改变封闭式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快速发展的市场需
求和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正在迫使企业不断改变仅仅依靠内部资源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而开放式创新业已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开放式创新的实现需要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广阔的人脉关系、巨大的品牌效应等等。基于互联网平台和社会媒体的众包模式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为普通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将众包与开放式创新结合起来,便产生了一种通过开放网络、面向外部群体获取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模式。以众包为基础的开放式创新,一方面利用形式多样、可得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化传播渠道,大大降低了企业向开放式创新转变的成本;另一方面直接而自然地搭建了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大大提高了开放式创新对接供需的效率。通过众包模式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最典型案例就是宝洁公司。2000年以前,宝洁公司的研发成本不断攀升,研发成果和营业收入却不甚理想,股价也因此大跌。新任CEO雷富礼上任后把打破困境的突破口瞄准
了研发部门,将“研发”改名为“联发”,宝洁将问题或者任务放到“创新中心”网站上,该网站上的科学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接包”并为宝洁提供解决方案。在基于众包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仅仅过了几年时间,宝洁便实现了“公司外部的创新比例从15%增长到50%”的目标,研发能力提升了60%,研发人员也从内部的9000名员工爆炸式地发展到外围网络的150万人。
“接包人”提供出色成果
众包打破了企业传统的封闭边界,通过实现“用人而不养人”,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企业通过众包网络平台,将原先内部员工执行的任务外包给广大而非特定的用户去做,无形中便将自己的员工从原来企业内部数额受限的职工,发展到众包网络平台上数以万计的“接
包人”。这些“接包人”中包括程序员、科研工作者、网络资深用户等在内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非专业人士往往比企业内部职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愿意“接包”的用户往往也是关心企业发展的人,因此有时候反而能提供更为出色的成果。除此之外,相比雇佣专业职工和外包,众包需要的花费更少,很多众包网络平台的用户因为兴趣而乐意以很少的报酬,甚至免费去“接包”。
众包也有利于企业解决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平衡发展问题。众包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通过众包模式进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通过将任务发布在互联网上,让更多的“接包人”协助企业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企业则可以将资源和精力更加集中于核心业务上,从而实现资源在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之间的有效配置。
“解决者”实现自身价值
众包还会带动消费者群体加入到创新的大潮中,颠覆原先由专业研发人员主导
的传统产品设计模式,而转变为由广大消费者主导的需求导向型产品设计模式。一方面,参与众包的消费者往往都是企业产品的领先用户和领先使用者,除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外,还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研发能力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有兴趣也有能力为众包企业提出合理的创意建议;另一方面,需求导向的产品设计模式,就投入角度而言,能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提供能够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想法;就产出角度而言,能够提高参与设计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热情,将“顾客”转变为“忠实顾客”甚至建立“粉丝群”,保障产品销售绩效。
此外,众包模式的出现让劳动者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传统工作方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比如,InnoCentive网站汇集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5万名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等,他们自称“解决者”,等着解决企业发布的问题和任务。57岁的物理学家梅尔卡雷克正是其中的一员,自从加入“创新中心”后,他每周六都会走进自己的房间,倒上一杯酒,开始着手于网站上发布的“难题”,而这并不会影响到他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看出,众包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提供着更加灵活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甚至考核标准,既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也为个人带来更多快乐。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