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师没生活在上海,就没有《子夜》
100年前,乌镇年轻人沈雁冰(茅盾)孤身来到上海,开始了他未可预料的传奇人生。“贴近大地的灵魂——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图片文献展”即日起在解放日报社举办。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炜在展览现场表示,茅盾在上海生活工作的日子,是他创作和文学成就最高的时期。“举办‘大师在上海’系列活动,说明上海没有忘记大师。茅盾是上海的骄傲,上海给了他写作《子夜》的灵感,而这座城市因为作家参与,变得丰富伟大。”
《子夜》等代表作在沪完成
今年是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茅盾一生的革命与文艺实践都是从上海起步。
1916年他入职商务印书馆,从此在上海生活工作了近20年,完成了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外来青年到中国新文学运动标志性人物的转变。在上海,25岁的茅盾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样在上海,30岁出头的茅盾写出了紧扣这座大都市脉搏的《蚀》三部曲、《虹》、《子夜》等代表作。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大师茅盾是名副其实的“MadeinShanghai”。
很多手稿首次对公众展出
由解放日报社主办,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和浙江桐乡市档案馆协办的此次图片文献展,分为三大部分:“在上海,成为茅盾”“摩登·茅盾”“茅盾的会客厅”。100余件展品,包括茅盾青年至中年时期的老照片,茅盾重要作品手稿及茅盾回忆录的部分手稿,茅盾作品初版本以及展现茅盾与友人交往的书信图片等。其中由桐乡市档案馆提供的很多手稿资料为首次对公众开放展出,而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纪念馆提供的大量老照片则为观众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茅盾影像。
作品依然影响着当代读者
茅盾的长孙沈韦宁专程从美国飞回上海参观了此次展览,“我跟着爷爷长大,他是个慈爱、宽容的人。从他的回忆录里,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刻苦认真。”谈及爷爷对自己的影响时,沈韦宁坦言,“永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在爷爷诞辰120周年之际,更需要继承他的精神。”
作家张炜曾“读过茅盾的所有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中内涵的复杂性、文本的现代性,依然影响着当代读者。在谈到茅盾对当下作家的意义时,他指出,“网络时代写作者心态容易变得浮躁。在茅盾先生的年代,他脚踏实地,对社会有着广泛深刻的体验与认知。茅盾先生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这一代写作者学习与继承。”
文学评论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认为,“大师在上海”系列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精神文化回溯,将大师更广泛推向社会。潘凯雄说,“一座城市只有自然景观,会让人觉得有所缺失。一旦说起曾有大师先贤,人们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茅盾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数以百万文字,他与这座城市互为滋润。没有生活在上海,就没有《子夜》。通过《子夜》,我们更加了解上海。”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上海从1900年代开始,云集了很多大师,这是上海的骄傲,值得不断开掘。”(记者徐颖)
茅盾在上海
●1916年,茅盾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4年之后,他被任命为商务印书馆旗下杂志《小说月报》的主编,茅盾将该刊革新为新文学第一刊,自己也一跃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1920年10月,茅盾由李汉俊、李达介绍,正式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陆续为党刊《共产党》翻译了多篇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章。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全部转为党员。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茅盾从革命前线退出,转入地下,在上海卖文为生,发表《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一举成名,从此走上职业小说家的创作之路。
●1933年1月,茅盾发表长篇小说《子夜》,《子夜》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出版后三个月内,重版四次,连一向不看新文学作品的市民们都争看《子夜》。1933年因此被称为“《子夜》年”。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发生之后,茅盾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他先后参与创办抗战刊物《呐喊》(后改名《烽火》)、《救亡日报》、《抗战》、《文艺阵地》等,并被选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