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特!里约见证传奇,“闪电”实现男子百米三连冠

2016-08-16信息快讯网

 

上图:决赛八人中,唯有博尔特可以不必在乎利用脑袋前伸争取更好一些的冲线成绩。新华社发

“有人说,我将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尤塞恩?博尔特带着说不清是淡漠还是骄傲的神情说道,“也许吧,我还想再拿两块奥运会奖牌,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我更够资格称得上是传奇。”

这也许是博尔特为自己定下的关于传奇的高标准。而在他周遭的俗人们看来,牙买加人早就已成为当下田径运动的代言人,也是触不可及的神一般的存在。

当地时间昨晚,田径场迎来压轴大戏———男子百米决赛。与过去两届奥运会飞人战一样的开局,一样的结果。9秒81,“闪电”再次轻松甩开所有人,昂首挺胸率先冲过终点。

博尔特! 博尔特!! 博尔特!!!男子百米三连冠,他是现代奥运会120年来的第一人。里约是幸运的,方才见证了泳池中菲尔普斯的传奇,又迎来了跑道上博尔特的不朽。

“一过50米,我确信能追上所有人”

“即便领先着接近终点,他也不会松懈。”与博尔特一起长大,在孩提时就成为好友的牙买加女子三级跳奥运选手金佰利?威廉姆斯说,“当然,我们经常能看到博尔特在冲过终点前左顾右盼,面带笑容,就像今晚的预赛时这样,但他这只是在取悦全场的观众,他喜欢听到大家欢呼。”

在决赛中,博尔特同样如此。在确认自己肯定胜出时,他已经开始准备庆祝。决赛八人中,唯有博尔特昂首挺胸地跑过终点,确实,也只有他可以不必在乎利用脑袋前伸争取更好一些的冲线成绩。

博尔特喜欢听到欢呼,那么巴西人就给他欢呼。昨晚的阿维兰热体育场,分贝最高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一定都属于博尔特。半决赛、决赛前、决赛后,每次只要博尔特一出现在观众视力可及的范围内,整座体育场仿佛都面临被掀翻的危险。

“对我而言,观众就是最好的能量源泉。运动给观众带来激情,能让他们欢呼雀跃,而观众也希望能够成为比赛的一部分。”博尔特坦言,并未想到巴西的观众这般热情,“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我甚至希望一直活在这样的时刻之中。我从没想到自己能在这里获得如此待遇,我的好状态正是来自于此,我必须感谢巴西。”

当外界还在怀疑博尔特能否创造奥运历史的时候,博尔特从未对自己有过类似的质疑,即便是在上赛季跑出过一些糟糕的成绩之后同样如此。博尔特不仅一直都在奔跑,而且一生专注奔跑。“我从未怀疑过自己。我对本赛季更有信心了。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在奋斗,从未有过松懈,从来没有偷懒。上赛季可能很糟糕,但当它结束时,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准备好迎接全新的赛季,一个有奥运会的赛季。”博尔特说,他知道里约之战会很困难,但半决赛结束后,他也知道自己依然无人能敌,“决赛中虽然我在前50米落后,但一过50米,我确信,能追上所有人。”

任何与博尔特同一时代的对手都是悲哀的,比如以0.08秒“屈居”亚军的美国名将加特林。“博尔特是我的兄弟,我们共同享受比赛的乐趣并且相互尊敬。”加特林的话怎么听来都带着一丝苦涩,“非常高兴能又一次站上领奖台,我已经是今天这条跑道上最老的家伙了。能够继续参赛,站上领奖台,就已经是最高的荣耀。”

“诅咒”和新规都无法阻止他

“与田赛相比,百米飞人大战在全球范围内更受欢迎,更受关注。”博尔特夺冠后,国际奥林匹克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大卫?瓦勒钦斯基说,“很多顶尖运动员终其一生都无法哪怕一次登上奥运百米飞人领奖台,但博尔特一个人就做到了三次,而且是站上最高领奖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多年的失败后,众多美国短跑选手有了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奥运会或者世锦赛开始前,大家都会谈论博尔特,开一些类似“他受伤了”之类的玩笑。“这的确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美国短跑名将泰森?盖伊说。

对于对手们的这种玩笑,博尔特自然也知道,牙买加人对这样行为相当不屑,“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没有学会一点。每当他们谈论我越多,我就越会有动力去击败他们。这只是很多件事情中的一件,我会继续努力下去,接下来他们能一如既往地感受到我在赛道上的愤怒,我很高兴我能做这些。”

本届奥运会,组委会对赛制进行了改革,缩短了百米飞人半决赛与决赛之间的间隔时间,这对所有参赛者都会造成困扰,包括博尔特。“半决赛后,我的感觉非常好,我想跑得更快,但是他们给我的休息时间太短了。”据博尔特透露,通常情况下,选手会得到140分钟的休息时间,不过这一次却只有80分钟,“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双脚抬起来,将乳酸排出体外。”也许,休息时间多一些的话,博尔特的决赛成绩会比9秒81更快。

无论是对手的“诅咒”还是规则的改变,虽然困扰博尔特,却根本无法阻止他继续在大赛上获胜。

“想要在将来复制一个我? 那将会非常难。但只要你一直努力,不断奋斗,那么希望就总会存在。”博尔特说,“我想要对那些喜欢我、希望成为我的孩子们说,这只是一个与决心有关的问题。只要你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那么总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孩子就在身边。昨晚的百米决赛,站在博尔特身边的加拿大新秀安德烈?格拉斯跑出9秒91的个人最佳成绩,获得一枚铜牌:“13岁时,我第一次观看奥运会,目睹了博尔特轻取冠军,那时的我还没投身短跑。而今天,我站在这里,与他站在同一条跑道之上。这简直太神奇了。或许在我的余生中,都无法再次体会到今天的神奇。”

虽然博尔特难以复制,但梦想却可以复制。

(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15日专电)

“第九道奇迹”破神奇纪录“万米之王”跌倒仍夺冠

里约的跑道奇迹不止博尔特

■本报记者 谢笑添

若不是与尤赛恩?博尔特百米赛道的神迹赶在同一天,韦德?范尼凯克的名字或许会被更多人所铭记。里约奥运男子400米决赛,站在通常属于“陪跑者”的第九道,范尼凯克与卫冕冠军基拉奇?詹姆斯间仅仅隔着一条跑道,但后者却完全没有察觉南非人的存在。前半程,即便名不见经传的南非人始终“悄悄”地保持着微弱的领先,身处舞台中央的詹姆斯与北京奥运会冠军拉肖恩?梅里特也没顾上看他一眼。直到最后一个弯道,当范尼凯克如天外来客般冲向终点,周遭的观众们才在惊叹声中意识到,自己见证了一场奇迹的诞生。

短短43.03秒的时间内,范尼凯克的人生也随之改变。范尼凯克并非籍籍无名,他曾在去年以年度第四好成绩在世锦赛折桂,不过连他自己也坦承,从来没有想象过能在奥运会的舞台,以这样一种方式,打破传奇巨星迈克尔?约翰逊尘封整整17年的世界纪录。作为96年来南非首位个人短跑项目冠军,范尼凯克的经历本就有太多值得传诵的故事。一夜之间,其74岁的“奶奶级”教练成了社交网络热议的话题,而他作为险些夭折的早产儿的过去也让范尼凯克的奇迹变得更为传奇。

而在这属于田径的奇迹之夜,另一位伟大的缔造者则是统治中长跑界多年的英国名将莫?法拉赫。一次意外的跌倒,让男子万米决赛的赛道提前沸腾。这一次,绊倒法拉赫的是在赛道上为其领跑的亲密伙伴,与自己师从同门的训练搭档、美国选手盖伦?鲁普。在意外发生的那一刹那,鲁普下意识地伸手搀扶,却被周遭的人潮推向前方。作为“万米之王”,法拉赫早已习惯了对手们集团式的推搡、围剿,但这一次跌倒,却险些让他乱了分寸。

“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法拉赫说,那一刹那他只好不停地自言自语以保持镇定,脑海中盘旋的满是家人们的身影。艰难爬起后的法拉赫很快迎头赶上,并在9000米处跑到了队伍的最前方。通常,体能出众却不善冲刺的鲁普会为其掩护,但这一次,同样被打乱节奏的美国人已无法跟上师兄的步伐。

“法拉赫职业生涯最伟大的一战。”这是英国广播电台给出的评价,不仅因为他从跌倒中重新站起,也因其在最后1000米的较量中,独自在对手的围剿中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冲刺。“我不想让机会溜走,我一直在为如今这一切努力。”欢庆胜利的赛后,33岁的法拉赫激动地跪倒在地。如今的他已成为英国田径史上首位三度奥运夺金的选手,他所战胜的不止高龄与对手的围剿,还有命运。

中国短跑的春天或许并不遥远

■本报特派记者 陈海翔

历史已经创造,但奇迹终究还是没有发生。

当地时间昨晚,苏炳添和谢震业站上了男子百米半决赛的跑道,虽然最终他们没能闯入决赛,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八个人之一,但两人携手进入半决赛这一成绩,是中国短跑的又一次突破。

“虽然没能进入决赛,但我没有遗憾。”在半决赛中跑出10秒08的苏炳添说,“无论是预赛还是半决赛成绩,和上届相比都有进步,我已经满足了。”赛前,苏炳添就告诉记者只要跑进10秒就能进决赛,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但最好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准备就能跑出来,虽然说我跑进过10秒,但这样的成绩对我依然很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中国百米的领军者,苏炳添完成了自己的第二届奥运会,能否再战东京尚不得而知,但对于将在8月17日年满23岁的谢震业来说,他的未来更加可期。在预赛中,他创造了个人最佳成绩,10秒08。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前程技术改得有点多,但从复赛的表现来看,没有完全稳定,还有反复。”谢震业认为,自己在半决赛中发枪反应不错,但加速跑连接尚有问题,没有预赛来得那么顺,“在后程方面同样有不足,与欧美这些破10秒的选手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作为一名刚刚从200米转项100米的新人,谢震业的整体表现已经可称惊艳,苏炳添和张培萌都认为他将很有可能创造中国短跑的新历史。

“我认为自己可提高的地方很多,比如说我在跑的途中身体晃动比较厉害,造成不能把力集中起来往一个方向发,还有爆发力等等。”通过这次奥运大赛,谢震业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位新人已经为自己树立了新的高度,“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一定能获得很大的提高,100米的10秒和200米的20秒都不会阻碍我太久,在下一届世锦赛或者奥运会,我就能发光发亮。”

除了谢震业,在接下来的4×100米接力赛中,中国队还会有新面孔亮相。目前正式名单尚未公布,而苏炳添透露,一位“刚刚进国家队”的年轻选手将担负起第一棒的重任。而这个人应该就是出生于1997年、去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大战中拿下第三名的杨洋。

“当然了,我们也有担心,毕竟是小队员,他能否承受住压力、调整好心态很重要。第一棒的起跑、听枪都很关键。”在提出建议的同时,经验丰富的苏炳添力挺小师弟,“我认为,有新面孔出来一定是好事,中国短跑需要更多的新面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竞争,让他们能够在未来接过我们这些老将手中的接力棒。”

张培萌、苏炳添、谢震业还有杨洋,中国短跑目前的年龄结构非常合理,这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短跑的春天或许并不遥远。

报特派记者 陈海翔(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15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