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医疗:以最好的姿态告别

2016-08-27信息快讯网

■报驻京记者 李扬

在医疗的尽头,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以最小的伤害和最大的尊重,让生命期有限的病人在最后的日子中能舒适、宁静、有尊严?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类寿命的延长,针对生命期有限的病人的医疗需求正迅速增长。今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开办第一期面向社会的“缓和医疗培训班”,获得很大反响;上月,第二期培训班举行,听众已从北京各医院医护人员、医学院校学生、志愿者,延伸至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士。

“如此迫切的需求,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缓和医疗的重要。伴随老龄化、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让公众接纳和认识缓和医疗已刻不容缓。”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宁晓红说。

遇到救不了的病患该怎么办

“面对死亡,医生常常也是无助的。过去老师只教我们怎么治病救人,但没人教我们遇到不能救的病患怎么办,怎么对他更好一点,实际上这是一个教育的空白。”宁晓红介绍说,缓和医疗培训班,源自协和医院近两年新设的一门《舒缓医学》 研究生课程,30人的课堂常常吸引上百人旁听,于是开办了面向社会的培训班。

“缓和医疗是指对生命期有限的病人及其家庭的照顾,更强调对患者的医学人文照顾,除了关键的症状控制,还有对心理和灵性的关怀、照顾,尽可能维护患者生活品质。因此缓和医疗是从仅仅关注病情转为对患者身、心、灵的全面照顾。”

几年前,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收治过一位身患慢阻肺的老人,清醒时跟子女明确表示过不想接受插管等有创抢救,但在昏迷被送往医院后,子女坚持积极抢救,老人的气管被切开,身上插上了鼻饲管和导尿管,住院的四年多时间内一直依靠呼吸机维持。患者、家属、医生在救治过程中都备受煎熬。

据介绍,生命期有限病人通常会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现实:一是过度治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

二是治疗不足,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症状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缓解。

乔志伟是一名肿瘤医院的妇科肿瘤专科医生,接诊过不少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在听了缓和医疗的课程后,他反思道:“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在治疗层面可能‘黔驴技穷’,但在非专科治疗层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为患者做的,让他们感到‘好受’。我们应该在心理和生理层面更多地了解患者,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想想如何让患者‘体面’地活着或有尊严无痛苦地离世。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缓和医疗,不是放弃治疗,也不等同于临终关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

一项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早期接受缓和医疗的病患生命的最后阶段不仅活得更好,也活得更长。

一位癌症晚期老太太问宁晓红:“我可以去旅游吗?”得到鼓励后,她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要充分尊重病人的自主决定权

协和老年医学团队在北京朝阳区对900名老人做过调查,有80.9%的老人希望“得病后知道实情”,52.4%的老人希望能“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做决定”,只有8.9%的老人愿意“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接受创伤性抢救”。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说,几乎没有一个病人在知道真实病情后会‘垮掉’。后续治疗需要病人的参与配合,家属代替他做选择是最好的方法吗? 病人在离世前是否还需要有些安排或准备?”宁晓红说,社会上对死亡的不科学认知和忌讳,使许多病人家属每天都在自责、愧疚、疲惫、烦躁中度日,有的病人家属要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把绝症治好,也有的家属想方设法对病人隐瞒真相。因此,为患者家属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缓和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近,宁晓红接触了一个女孩,她父亲是一个肿瘤晚期病人,正在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无法亲自到医院就诊,女孩很无助,精神也处于崩溃状态,是“不惜一切代价救治”还是该怎么办?宁晓红帮她整理了思路,告诉她,首先应该问问父亲自己的意见,如果他确实不想接受痛苦的救治,也可以在家里度过最后时光,但是家属要了解一些护理方法和善后事宜。女孩说:“宁大夫,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透亮了,这对我是最大的支持。”

期待多种医疗模式,让病人找到适合的地方

相较于发达国家,缓和医疗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省市正在进行尝试和探索,例如上海于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项目试点,为临终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心理干预等服务,已初步构建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机构和居家服务相结合的舒缓疗护服务网络。昆明、成都、沈阳、郑州等市的某些医院开设了“关怀科”“宁养病房”,山东、福建等省级三甲医院评审中也出现了对“姑息治疗”的要求。

宁晓红希望,今后缓和医疗既有基金会和独立的医疗机构来做,也能有居家服务、白天服务晚上回家等多种形式,便于患者根据病情自主选择。“我看到卫计委近期发了一个关于成立安宁疗护中心的征求意见稿,专门接收末期病人,这是很好的事,无论建在哪里,毕竟是在考虑这些病患的需求了。现在的情况是,许多病人找不到一个真正适合他们的地方。”

虽然缓和医疗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政策空白、指引缺失带来的诸多限制,但宁晓红认为仍然有很多事可以做,北京协和医院联合相关单位面向社会的培训班也将持续进行下去。未来,她希望可以让本科生也接受“缓和医疗”的教育,让这一理念深植于医学生内心,帮助人们平安有尊严地离世。

(本报北京8月26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