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原装书”首次大规模展出

2016-08-31信息快讯网

 

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原装书”郭店楚简29日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楚简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极其珍贵,此次展出是楚简首次最大规模的公开展示。由于楚简日常保管条件要求极高,此次只对外公开展出了一天,供读者免费参观。

所记载文献多为首次发现

当天,道家文献《道德经》甲乙丙三篇、《太一生水》以及反映儒家思想的文献《语丛》《穷达以时》《淄衣》的郭店楚简在湖北省图书馆亮相,惊艳全场。

1993年10月,郭店楚简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1998年改为沙洋县)郭店村的一座楚墓中出土,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13000余个,全部为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18篇。其中,儒家典籍有《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语丛》(三篇);道家著作有《道德经》甲乙丙三篇、《语丛》(《说之道》)和《太一生水》;儒道共同著作有《五行》。所记载的文献大多为首次发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保存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原装书。郭店楚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先秦时期思想理论的空白,对先秦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郭店楚简的出土,曾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德国汉学家瓦格纳评价说:“世界上只有1947年埃及出土的大批基督教的佚书可与郭店楚简相提并论。”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则称,郭店楚简出土后,整个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

《道德经》甲乙丙三篇首次集体展出

郭店楚简距今已2400余年,出土后经过了脱水等一系列处理,对日常的保管条件要求极高。

荆门博物馆副馆长赵永华介绍,因灯照等原因都会对楚简上的墨迹产生影响,所以文物平时都保管在库房内,观众在荆门博物馆的郭店楚简展厅看到的也只是复制件。

由于《道德经》的乙篇曾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展出过,此后就保存在了湖北省博物馆,此次楚简《道德经》甲乙丙三篇的亮相,也是它们首次集体展出,十分难得。

湖北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楚简展出是连同“道行天下”优秀传统文化展一并展出的。经多日筹备,在湖北省博物馆和荆门博物馆的协助下,部分保存完好的楚简被运至湖北省图书馆,其中《道德经》全文81章,本次展出了其中31章。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枚楚简都单独存放在有机玻璃制成的密封槽内,观众可透过玻璃看到楚简上的楚国文字。赵永华介绍,郭店楚简的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点,字体典雅秀丽,是当时书法的精品。现场不少观众表示,2000多年前的文字再现眼前,让人大饱眼福。

展览上,一同展出的还有来自全国100位书法家同书的《道德经》书法作品、重达15吨的“中国印”系列《道德经》金石艺术作品、巨型册页全文《道德经》书法作品以及《道德经》相关文献。

据了解,湖北省图书馆同期还安排有两场《道德经》系列讲座,让展览和讲座相结合,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是创新性打造立体化“讲座之书”和“展览之书”的有益尝试。“道行天下”优秀传统文化展会持续展出至9月中旬。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