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实干服务江孜百姓

2016-09-01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李静)昨天召开的浦东新区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江孜小组成员作报告,讲述他们心怀壮志、肩负使命、攻坚克难的援藏历程,让听者动容。三年间,他们在江孜县,凭着毅力和责任感,用真学实干为当地人民带去了上海精神和温情,以及令人惊叹的“浦东速度”,使江孜人民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

2013年6月16日,9名浦东援藏干部踏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包下”西藏江孜县作为“责任田”,开启了艰辛的三年援藏路。

最难的是抵达后头一个月,等待他们的除了高强度的工作,还有高原反应。援藏时担任江孜县发改委副主任的刘小松,一下飞机就因缺氧晕倒,稍作休息后,他便和两位援藏兄弟跑去村镇访群众、听汇报、查资料,20多天跑遍江孜19个乡镇,摸清“家底”。为了尽快拿出调研报告和工作规划,刘小松鼻子里塞着氧气管,熬了十多个昼夜完成详细的报告。

经过9名援藏干部三年的奋斗,援藏项目一一拔地而起,陆续投用:江孜18个山村常年喝不到干净水的5000多名农牧民终于喝上了清洌的井水;孩子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基础设施让江孜人民乐得合不拢嘴,爱唱爱跳的他们在修葺一新的广场起舞……

来沪出差的江孜县旅游局副局长格桑达瓦在报告会上说:“这群男人的硬气和韧性感动着我家乡的每个人,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是‘不怕苦、不畏难、不怕烦’的‘三不’兄弟,我敬他们是真汉子!”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等浦东新区领导及400多名各级党委(组)中心组成员聆听了报告会。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