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保障“传递信任的行业”发展

2016-09-01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祝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度工作安排,9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草案)》。为了提高法规审议质量,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昨天赴浦东新区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

殷一璀一行实地调研了上海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食品、玩具等实验室;天祥集团汽车实验室以及上海市检测中心综合楼沙盘、50米超长实验室、超高压国家基准实验室和时间导航实验室。

据了解,检验检测已经覆盖包括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科技服务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社会经济活动和行政管理、司法审判、仲裁裁决等提供技术服务支撑,被称为“传递信任的行业”。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测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内检验检测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15年本市取得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达731家,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47家,从业人员达4.7万人,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954万份,营业收入164.2亿元,占全国的近10%。此外,还有300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共同服务于上海的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从法制建设情况来看,检验检测没有专门的、统一的上位法,相关规定散见于各个行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中,大量无需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处于监管空白地带,存在管理盲区。为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检验检测机构在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市场主体行为来看,有的检验检测机构经营活动不规范,影响了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完善市场行为规则、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引领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在推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建设中,本市进行了一系列检验检测工作的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需要通过地方立法加以固化并进一步完善。

目前,《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草案)》已被列为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项目。市质量技监局与市政府法制办共同组成立法起草小组,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前介入,全程参与起草工作。起草小组采用书面征询、网上征询、实地走访、专题调研、定期集中研讨等形式,聚焦重点,深入论证。初稿形成后,书面征求了相关部门、区政府、司法机关、检验检测机构等69家单位意见。目前,综合各方意见,经反复研究论证,已经形成《条例(草案)》,预计将提交9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洪浩参加调研。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