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蜗居杨先生一家是上海最普通的一家五口住在上海最普通
也是最早建设的老公房里
▼
不过当夜幕降临时睡觉 这个对于绝大数人
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
却让他们发愁
这个44㎡的家位于顶楼,实际使用面积只有38㎡
这么狭小的空间要住下三代人
家里的人口多房子也变得拥挤
▼爷爷奶奶和读高中的孙子一起睡在朝北的小房间里床宽1米35
长2米祖孙三人竖着挤在一起睡
爷爷说今年年初寒潮的那天晚上实在太冷了
自己的脚是腾空在外的冷得瑟瑟发抖自己都不知道那一晚是怎么过来的
谈到为什么要和孙子睡小房间老两口说 儿子和儿媳是再婚的儿媳妇嫁到他们家后为了好好照顾丈夫的儿子放弃了拥有自己孩子的想法
▼老两口一直觉得亏欠儿媳妇所以说什么都不愿睡到大房间去
逼仄的生活空间
上海的很多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无论家里贫富如何
也无论拥挤宽敞
家里都要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
外出也都要清清爽爽
跟大部分上海家庭一样
杨家人虽然生活空间逼仄
依旧保持空间整洁
▼例如管路原因没有油烟机的厨房却依然一尘不染这些全是奶奶每天清洗的功劳
然而每天洗澡对杨家来说也并不容易家住顶层水压不够所以大家洗澡只能靠烧水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每天要将烧开的水从厨房一锅锅运输到浴室不仅大大增加劳务压力沸水运输对于老人来说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看着老两口24小时不间断的付出小辈心里既是感激又是愧疚
▼虽然房子有着不少问题但在他们心里
五个人能在一起这就是家
▼
上海有不少房龄
接近或超过50年的老公房
控江新村 鞍山新村
天山新村 曹杨新村
甘泉新村 宜山新村
爱国新村 广中新村
杨家人的家庭情况也许比较特殊
但是遇到的某些问题
也可能正是上海老公房居民
所正在面对的难题
梦想改造家
会给他们一家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感性派
STEP1查找资料◈实地勘察STEP2李楠花3天时间看完杨家1个月的摄像头素材建立了一份委托人作息表STEP3与杨家一起生活体验他们的日常倾听每个人的诉求
根据家中成员需求认真测量,合理规划最终两位设计师设计出最合理的家居空间来看看杨家改造前后格局的变化
孙子房间设计师团队将梁嵌入升降床内
将升降床做成凹字型
解决层高问题
▼
设计师受到三面翻广告牌原理的启发
并结合了改造空间的层高要求
将一块板的正反两面分别制成硬面与软面
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升降床不仅可以作为床
还可以当书桌、沙发
下部还可以晾晒衣物
方案修改
爷爷奶奶房间
设计师觉得这次改造
要把祖孙三人的床分开
不过究竟是使用密闭性良好的墙体隔断
还是轻质的软隔断
设计师吴方浩与李楠之间
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最终吴方浩最终还是被李楠说服
整个团队选择了
密闭性好的移动墙体作为隔断
放弃了软性隔断
卫生间
卫生间经过改造后
变成了功能齐全,干湿分离
可以同时供三人使用的空间
考虑到老人不适合使用
需要跨进跨出的浴缸
因此设计师用淋浴房取代了浴缸
还增加了全套的安全装置
与过道厅打通后的厨房
选用了白色与灰绿色的搭配
看上去更清新雅致
考虑到最常使用厨房的人是奶奶
橱柜不仅高度降低了
还配备了下拉栏
并增加了丰富的下柜储藏容量
在厨房操作台旁边还配备了
可以供两到三人使用的移动小餐桌
儿子儿媳房间
北面的小房间以绿色为主色调
搭配白色家具,颇具老上海风情
1米1的高度,让整张床不仅有着储物功能
而且还是个分类细致的衣帽间
房间中,有着细腻功能分区的家具
还有这个既可以做咖啡吧台
又可以做书桌的柜子
过道变身成洗面台、梳妆台
还有强大的收纳功能
前后对比图看到最后杨家人质朴的笑容
为他们开心的同时也让人唏嘘不已勤劳质朴爱干净的上海人家两代人的努力奋斗居然都摆脱不了蜗居的现实
▼
是因为老一辈的上海人任劳任怨
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欠账?!还是因为永远高不可攀的房价
庞大的教育开支 生活成本
让普通百姓对奢房无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