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坑酒店预计明年建成 客房均能看飞瀑
海拔负65米,坐落于佘山脚下一个深百米、周长千米的采石坑内,被称为“全球人工海拔最低的超五星级深坑酒店”——上海深坑酒店从2006年立项开始,就备受各方期待。
昨天,沉寂许久的深坑酒店终于传出好消息。目前酒店已经完成地下结构封顶,在未来1个月内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明年底有望全面竣工,争取在2018年开业。
1个月内主体结构封顶
据悉,上海深坑酒店地下建筑依崖壁建造,各楼层客房建筑平面两侧均为圆弧形曲线,中部的竖向交通单元将两个曲线单元连成整体,两侧圆弧形客房单元沿径向的竖向剖面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形态。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地面层水平桁架的安装阶段。坑底水下部分和坑顶裙楼的地下部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部分则为钢桁架结构。坑顶需要通过崖壁巨大地梁悬挑而出的钢桁架将主楼和崖壁相连。工程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工程所在地是一个人工开采后形成的深坑,坑底最深处与地表高差达80米左右,且工程主体钢结构大部分处于深坑之中,给现场构件倒运带来一定困难。加之坑外地面地基承载力小,大型履带吊行走困难,所以桁架安装难度较高,只能采取分段空中拼装的方案,目前安装进展顺利。
“力争在1个月内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上述负责人称,之后即将全面展开的是室内外墙体、幕墙和机电等项目施工。幕墙安装完毕后,呈现的玻璃外立面将格外美观。
370间客房均能看飞瀑
深坑酒店整体布局如何,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
据介绍,在整体规划上,酒店将主体建筑放在采石坑的东面崖壁位置,沿崖壁竖向布置主体客房和餐饮娱乐设施。与主体建筑相联的群房限高10米,尽可能在水平方向展开,使建筑各个功能部分既可相通,又保有各自单独的出入口,确保安全。
酒店主体建筑主要分为三部分:地上部分、坑下至水面部分、水下部分。其中,坑下至水面部分以建筑主楼为主;水下部分是酒店的特色客房区和特色水下餐厅。深坑酒店共有19层,其中坑表以上3层,为酒店大堂、会议中心及餐饮娱乐中心等,屋顶是空中花园;坑下部分,水上14层是酒店的主体,主要设置标准客房;水下2层包括水下情景套房和千人宴会大厅、恒温SPA和休闲泳池等。
根据规划,酒店的370间客房都将设有观景露台,可以直接看到对面西北侧坑壁落差近百米、宽数十米的瀑布。瀑布旁,还有一个类似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行走其上,俯瞰整个深坑全貌,体验“人在景中游、如在画中走”的奇妙感觉。
等外部结构完工后,还将在坑里注水,把坑下15层、16层,也就是最下面的两层客房覆盖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深坑酒店最令人期待的,或许就是埋在水中的两层客房。住在水下,这将是最为独特的体验。
此外,酒店还结合采石坑的特点,引进蹦极中心、水下餐厅、景观餐厅、水上SPA、室内游泳池等适合崖壁和水上活动的多种娱乐服务项目。除蹦极中心和景观餐厅位于地面层,其他水上活动项目均临水设计。
[施工揭秘]
无人机、机器人轮番上阵
上海深坑酒店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其建造也被称为“人类建筑奇迹”,也带来了诸如抗震、消防等难度系数超高的技术难题。光是设计方案就经历了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报批,前后历经7年时间。为完成这次“建筑奇迹”,酒店方专门聘请了设计迪拜帆船酒店的世界顶级设计公司阿特金斯团队操刀,并由央企中建八局负责建筑施工。
那么,“海拔最低酒店”在建造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据透露,主要是防塌、防震、消防和防水四大难题。
■防塌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地质结构不太稳定,土质比较松软,由于在设计上,酒店是“挂在”坑壁上的,这对施工建设是极大的挑战,地质勘测的重点就集中在矿坑岩壁强度是否足够支撑整座酒店结构。幸运的是,深坑所在的松江佘山区域地质结构与上海市区有所不同,这里的安山岩比市区的地质结构坚固许多,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防震深坑酒店的周边是陡峭的岩石壁,防震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设计团队将地质勘测结果和酒店的工程结构设计输入电脑,通过一系列模拟测试,反复检查建筑设计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最终确保深坑酒店可抗9级以上地震。
■消防因为酒店是在海拔负65米的坑中建造,消防逃生需要“自下而上”,目前在上海没有先例,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了矿坑。为了保证客人的绝对安全,一个创新设计产生了:确保酒店任何一个阳台均与消防通道相连,这对空间布局的设计要求非常之高。
■防水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在一个露天百米的深坑里,如何防积水是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呈现更完美的景观效果,设计团队还想在坑底建造一个人工景观湖,但积水没有天然的泄洪口,而且,湖水水位会在汛期因洪水而暴涨,如何才能将湖面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水位?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安装一台抽水泵,确保每日湖中水位变化不超过500毫米安全区间。这一数字是基于对上海历史水文资料的研究,在过去500年中,上海本地单日降水量从未超过300毫米。
据悉,在酒店建造过程中,施工方引进了多项新设备,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比如,创新运用了无人机进行航拍,协助进行总平面布置、进度管控,以及深坑周边的安全隐患排查。为了解决测量定位的难题,还引进了放线机器人,精确定位爆破点与埋药深度,实现光面与预裂爆破,避免超爆与欠爆,以确保爆破后的岩面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