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记录中国变化的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逝世
图说:马克·吕布在中国
享誉世界的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于当地时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93岁。马克先后20多次来到中国,用自己半生的时间见证并记录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图说:马克·吕布在中国
马克·吕布1923年生于法国里昂,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战后,马克进入位于里昂的EcsleCentrale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于1948年毕业。1951年,马克开始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专心于摄影创作。
图说:马克·吕布(中)和肖全(右)
1952年,马克·吕布加入蜚声国际的玛格南图片社,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他到世界各地旅游,其摄影作品关注细节与内涵、强调构图,黑白、彩色作品兼有。受家庭影响,马克自幼就深深迷恋着东方。1957年,他发表了有关中国的第一张图片,此后,他20多次访问中国,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的众多历史事件,并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中国印象》《明日上海》等摄影著作。1975年、1976年,他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
图说:马克·吕布拍摄的周恩来总理
马克是上世纪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曾多次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半个多世纪前,马克·吕布从印度辗转香港来到广州,然后一路北上,第一次沿途拍摄中国风景,其中包括他在武汉的所见所闻及建设中的长江大桥。这位法国著名摄影师抓拍的众多黑白照片,已成为中国巨变的一份历史档案。1971年,周恩来总理在和法国前教育部长聊天时伸出两根手指:“我在法国只学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列宁主义。”这个场景被马克迅速抓拍了下来,成就了一幅经典的肖像作品。马克与中国有着极深的渊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 。
图说:马克·吕布在中国拍摄的作品
2012年,《马克·吕布:东方印象》出版,这是马克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被引进中国大陆,其中大部分图片均是在国内首次公开亮相,是影像匮乏的上世纪50年代东方世界的珍贵记忆。
马克作品记录的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以他的敏感拍摄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反映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这位大师一直拒绝别人称他为摄影家,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拍照片的人”。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