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信息认知既浅又碎

2016-09-13信息快讯网

手机对于新闻传播到底是福是祸?美国哈佛大学媒体、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一份移动设备使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正在逐渐替代电脑,成为不少人获得信息的主要平台,而到2020年,三分之二的网络活动将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然而,随着便捷的阅读体验与广泛的内容选择而来的,却不是人们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是信息鸿沟的扩大。报告发现,只使用手机获得信息的人,对时事的了解与认知程度要远远低于从电脑以及其他渠道获取新闻的人。

连一下网络,便可走到哪看到哪,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曾被业界评价为“能够快速消除信息鸿沟”。然而,媒介即信息,过早为移动设备喝彩的人们却忽略了载体本身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其实对新闻的传播并不友好。

这份不友好,首先来自设备——屏幕太小,网速不稳定,都在影响新闻阅读的兴趣与观感。报告研究组让多位实验对象带上眼球跟踪仪,并让其随机在电脑与手机上阅读新闻后发现,同一篇新闻,实验对象在手机上的阅读时长要明显短于在电脑上的阅读时长。研究者同时发现,在手机上主动搜寻信息的频率也相对较低,在家用电脑上人们更愿意通过主动搜索对某一热话题、热事件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而由于输入与切换的相对复杂,在手机端人们更偏向“浅阅读”。早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皮尤研究中心曾对全美流量排名前50的新闻网站进行后台数据统计,发现虽然今年人们利用手机观看新闻的总时长要高于在电脑端阅读新闻的总时长,但读者在两种媒介上每次停留的平均时长的长短却恰恰相反。

其次,移动网络平台的选择高度自由,反而形成了一道心灵栅栏,让读者对信息的接受流于片面。一方面,在丰富的娱乐信息与游戏软件的夹击下,不少读者不会主动关注严肃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离开了网页与纸质新闻中版面编辑对新闻重要性的排版与划分,读者对于新闻的抓取要么随机且碎片化,要么完全根据个人兴趣与立场来。

研究报告同时显示,对于移动设备的过分依赖,正在加剧一些本就存在的人口信息鸿沟。以美国为例,近年拉丁裔与非裔家庭的电脑拥有量呈下跌趋势,而对移动设备的依赖度却大幅上涨。截至目前,在拉丁裔美国人与非裔美国人中,移动设备重度依赖者分别占到四分之一与五分之一,而在美国白人中,这个数字仅为十分之一。研究者指出,这个载体依赖度差距主要由贫富差距造成,比起相对高价的家用电脑,贫穷的人群更愿意购买手机作为上网设备。此外,代际间的信息鸿沟也在加剧,在广播新闻的全盛时代,青少年与成年人对严肃新闻的获知度基本相同,但如今,移动网络带来的丰富内容正在降低美国青少年对严肃新闻事件的获取与认知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