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信念不朽

2016-09-20信息快讯网

 

军旅作家王树增的这部非虚构文学作品问世10年,累计实现市场销售60万册在上个月举办的上海书展中央大厅的醒目位置,看到军旅作家王树增新修订的非虚构文学《长征》被书展组织方作为重点推荐新书“艺术”地码放在那里,颇有几分亲切也颇有些许感慨:一本创作于10年前且按今日之说法当归于“主题出版”一类的“旧作”何以如此常销不衰?

10年前本人尚在出版社从事着具体的出版实务工作,记得有那么一天,一部厚厚的名为 《长征》 的书稿被送到案头终审,那是社里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准备出版的一部新作。坦率地说,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遇到党和国家这样重大的节点,不发声肯定是无法交代的,但长征这类似乎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题材究竟能写成什么样心里也没底。一直到终审完成,“没底”这块石头总算是在心中落了地,剩下的问题就是她的市场命运究竟会怎么样了。

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在这里“留此存照”:同样是在10年前的某一天,有关单位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出版物陈列展”,在那个大厅里,共展出了与长征有关出版物总计600余种,其中被相关领导部门推荐的重点出版物80种,而我们的 《长征》 则不在此列。于是,责任编辑忧心忡忡地问我:“潘社长,我们的 《长征》 怎么办啊?”“怎么办?”面对那片“红色的海洋”,我心里当然也会有点发毛,首印五万册的决策是否会形成库存? 但当时只是为了鼓舞责任编辑的士气就脱口回了一句“豪气冲天”的话:“放心,我们的 《长征》 一定会留传下来!”

10年过去了,自己当年的“豪气”终未成为一缕消失了的“空气”,我们的 《长征》10年来常销不衰的事实也终于使自己可以说说当年隐藏在“豪气”背后而不敢直言的“底气”了。

记得当年终审 《长征》 时,书稿中的两点深深地震撼着自己:其一,该书的“前言”开宗明义写道:“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1000年》 由美国时代生活公司出版,该书公布了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千年间,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100件重要事件。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共同认为,在已经过去的整整1000年中,这100件重要事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百件重要事件中,中国有3件事入选:即1100年的火药武器的发明、1211年的成吉思汗帝国和1934年开始的长征。而与这3个事件同时入选的人类其他事件则包括诸如1088年世界第一所大学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诞生———人类的真知有了得以“世代相传的智慧之地”;1830年第一列火车从英国的利物浦开出———人类只能通过脚力推进陆地运输的时代结束;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能量守恒定律论文———人类思维第一次“深入到了宇宙的两个基本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内在联系中”……1000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何其多也! 长征究竟又是凭什么进入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学者们“法眼”的呢?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学者们肯定不会从我们的党史与军史这个角度来看待长征,而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在他们眼中,长征是作为信念不朽的象征而入选! 细一琢磨,个中道理其实也不复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信念的支撑,就很难解释长征这样一种几乎的不可能如何成为可能? 其二,关于长征的读物我读过不少,但像 《长征》 这样从宏观入眼、从微观落笔,史料翔实、叙述平实、言必有据、针线缜密的扎实之作则着实罕见,作者从中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绝非一般著述所能比拟。而作为编辑,我始终顽固地认为:“这一个”厚实的内容才是出版真正的不朽之木!

长征,这个人类信念不朽的象征再加上王树增“这一个”厚实的内容,这就是本人10年前豪气地断言“放心,我们的《长征》一定会留传下来!”的底气之所在。10年来,《长征》 累计实现市场销售60万册的客观事实也无声地佐证了这底气之不虚!

用今天出版业的习惯说法,《长征》 当归于“主题出版”一类,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在我看来:所谓主题出版的本质就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独特而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最强音,而这个最强音在当下就世界而言即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对中国而言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由于主题出版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自身从来就不应该是应景的、单调的和狭窄的,而应该是深远的、丰富的和浑厚的;衡量主题出版质量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品种数量的多少而是单品种质量的高低;不是选题的某几个类型而是内容的是否丰满而深刻。而能够配得上“时代主题”这个称呼的内涵则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元素的复合体,必然是以创新和发现为先导的思想与实践。现在有人习惯用“叫好不叫座”来为一些贴着“主题出版”标签但市场反响平平的读物辩护,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所谓“叫座”当然不是指一个简单的数量绝对值之大,但只要是真正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在其选题所涉的专业范围内就没理由不叫座,否则就一定不是优秀的,就没有理由为之而叫好。从企业的角度说,只有优质的主题出版物才得以成为出版企业独特的优质产品结构中的一部分,而只有独特的优质产品才足以堪称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征》10年来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出版人需要和追求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优质主题出版而不是那些表面上贴着主题出版标签实际上却鲜有创造与发现的平平之作。

长征已作为信念不朽的象征而载入上个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册,卓越同样也应该成为出版人不朽的信念而毕生为之追求。

(作者为知名文学评论家)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时代生活公司 出版了 《人类1000年》,公布了从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千年间,所发生的100件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事件。中国有三件事入选:即1100年的火药武器的发明、1211年的成吉思汗帝国和1934年开始的长征。参与评选的学者们来自世界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他们把票投给长征,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长征,是人类不朽信念的象征。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