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奖理性认识“科研差距”

2016-10-08信息快讯网

这几天,2016年诺贝尔奖各奖项陆续公布,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荣获生理学或医学奖。至此已有25名日本或日本裔科学家获得诺奖,包括11项物理奖、7项化学奖和4项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2000年以来的17年间,日本有15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对于日本科学家今年获诺奖,中国权威学者认为,国内生物医学总体而言落后日本20年以上。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诺奖是对科学研究“迟到”的评价,日本科学家近年来频频获得诺奖,凭借的是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的成果,那时中国科研确实落后于日本,但我国近年来科学研究成果与日本当前的科学研究相比,谁领先谁落后还不好说。

中国对日本获诺奖“井喷”的关注,应聚焦于借鉴日本重视投入基础研究,并给予科学研究更大自由的做法。调查显示,诺奖获奖周期一般是出成果之后的17年。在2000年后日本科学家获诺奖的15项成果中,只有2012年山中伸弥教授取得的iPS细胞成果发表于2006年。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科研就算落后日本20年也没什么,按照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说不定10或20年后,中国也会像日本一样频获诺奖——那样才能反映新世纪后中国科学研究的水平。

日本科学家频获诺奖后,日本社会也有普遍的忧虑,认为进入新世纪后,日本的科研经费增加不多,2009年甚至一直呈下滑趋势,导致日本科研能力下降,日本青少年对理工科的兴趣减弱,等等。相应地,有中国学者相信,近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奖“井喷”将是昙花一现,未来将有中国科学家频频登上诺奖领奖台。

其实,日本科学界和社会的理性反思更值得我们学习。这是科学界和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应该有的危机意识。不只是日本频获诺奖后反思基础研究存在的危机,新世纪后已经获得72人次诺奖的美国,也在深刻反思美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学界及政府、社会都应以理性、科学的态度,重视我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我国科学家目前获得诺奖的情况,以及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看,我国基础科研与美国、日本等国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日本科学家获诺奖凭借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成果,去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成果,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取得的呢。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在国际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已远超日本,但与日本在配置科研资源、评价科研成果时更重视研究者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同,我国配置科研资源、评价科研成果有着较强的行政色彩,科研经费存在浪费,大量论文为应付考核、评价、晋升而发表,缺少应有的创新价值。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中国科协发布的《2014~2015学科发展报告》对此概括为四大问题,包括“能够称得上战略科学家的帅才少”、“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辅助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大量专业辅助人员”、“基础学科后备人才资源不足”、“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这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如果按“数量”评价,我国科研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但科学研究更要重视“质量”,诺奖更重视科研成果的世界影响力。我国更应正视当前科研存在的问题和危机,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持续增加科研投入,切实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内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