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地、八仙桥、福州路。。记忆中的上海小菜场

2016-10-25信息快讯网

 

▲1893年建成的上海第一家菜场虹口菜场(三角地菜场)

菜场,在上海人的日常话语中被叫作“小菜场”,与此关联的就有“买小菜”、“烧小菜”、“吃小菜”,似乎用来佐饭送粥的荤素菜肴,只是小规模的、只能小弄弄,在预算中也只能是一笔小开支。与之对应的“大菜”,则专指后来当作奢侈消费的西菜。

小菜场的出现,是在开埠后。之前上海县城算得繁华了,但一直没有真正意义的菜场,我们在光绪初年创刊、由吴友如主笔的《点石斋画报》里可以看到,市民买菜,取自挑着菜担串街走巷的菜贩子,所谓“一肩蔬菜里中呼,小本生意籍糊口”、“山蔬野蔌类纷如,唤卖声喧绕市闾”。

 

▲《点石斋画报》里走街窜巷的各种商贩

在老城厢里呢,则在某些小街自发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业态,专营面筋、豆腐、咸鱼、咸肉、鸡蛋、火腿、酱菜、杂豆、大米等,城里城外的市民都知道怎样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城东有一条咸瓜街,分里外两条,就是专营咸鱼、腌腊、海蜇皮等的一条小马路,后来也集中了一些金银饰品店。面筋弄是专门生产上海人爱吃的面筋百叶之类豆制品的。萨珠弄、带钩弄,听上去很典雅,其实以前都是杀猪的、宰狗的场所,污水横流,血迹斑斑,要说有多脏就有多脏。火腿弄,火腿店、咸肉庄相对集中,今天仍在。

开埠之后,尤其是小刀会及太平天国起义,上海城区人口剧增,尤其是租界,外来移民超过外国人多多,城市面貌和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变化,但小贩叫卖蔬菜的形式依旧,随意占用街道、沿街设摊、弄堂叫卖的情景叫租界当局相当头痛,于是常常发生巡捕与小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城市管理的难题,租界当局于1893年率先辟建了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作为样板,虹口菜场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早期虹口菜场

虹口菜场是上海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菜场。它创造了几个上海之最: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交易量最旺,税收最高。又因为虹口菜场建造在三条马路(汉阳路、塘沽路、峨眉路)中间的一块空地上,上海人就称之为“三角地菜场”,这个诨名一直叫了一百多年,嘿嘿!

一开始,三角地菜场简陋得近乎寒酸,一个木结构建筑,瓦坡顶,地面开有纵横交错的排水沟,但四周没有围墙。进出是方便了,刮风落雨时,买卖双方却相当狼狈。后来,菜贩不断“加盟”进来,生意越做越大,税收也滚滚而来,租界当局笑不动了,就于1913年进行扩建,造起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有点像西方国家的火车站,容量扩大了一倍。有了空间,蔬果瓜菜与鱼肉虾蟹就可以分开来卖,还有罐头食品和点心店点缀其间,所谓“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

再后来,这样的商机和环境也吸引外国商人进来“捡皮夹子”,比如日本人,就在底层拥有了近百只摊位,俄罗斯人也申请了十几只摊位,这是“机会均等”的思路。

 

到了二十世纪初,公共租界内已经建成了七只正规的小菜场:中国、虹口、爱尔近、汇山、新闸、东虹口、马霍,后来又有福州路、北京路、齐齐哈尔路、伯顿路、平凉路、辽阳路、小沙渡路等菜场闪亮登场,总量上呈快速增加的趋势。

有了新式的小菜场,周边老百姓买菜就方便多了,市中心的环境也慢慢好起来了,街道整洁了,挑担子串街走巷叫卖新鲜蔬菜和活禽的小贩也少了,当然也不可能完全绝迹。在我小时候——1960年代,就经常看到浙江来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进弄堂叫卖自家生产的土特产,比如臭乳腐、酱菜、黄泥螺、醉蟹、虾干、霉干菜、紫菜饼等,货色好,价钱实惠,又可讨价还价,故而家庭主妇对他们是非常欢迎的,还能顺便问问家乡消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饭店业也出现了繁荣局面,各个帮派的饭店都来上海轧一脚。有了菜场,采购当然比以前方便多了,为厨师大显身手提供了物质保障。

 

▲上海的饭店业一度出现了繁荣局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势头比较强劲,在日军庇护下的日本商人在三角地菜场也不断扩张,占有110家商铺,除了蔬菜肉类,还有豆腐店、水果行、果子铺、居酒屋和烤鳗店等,简直就像一个日本的小型超市了。怪不得住在虹口的日本人也牛逼哄哄说:“内地(指日本国内)物品,这里没有不具备的,由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居住在这里的日本人已经忘记了自己身在国外。”

 

▲休闲时分,点几份小菜

三角地菜场附近是日本侨民的主要聚居区,为适应日侨的需求,日本商人每天从长崎运来新鲜的蔬菜和鱼,让客居上海的同胞“咪西咪西”。那些从长崎鱼码头批来的真鲷、秋刀鱼和金枪鱼,运抵上海时湿淋淋的似乎刚刚出水呢。当然,日本鱼市的价格波动,也敏感地影响到三角地的价格。

在日本侨民与中国人近距离混杂的那个岁月里,在三角地菜场叫卖鲜鱼的日本女人,给虹口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都是些半老徐娘式的东洋婆,被称之为“欧巴桑”。在上海人的印象里,“欧巴桑”泛指性格开朗、说话直爽的女人,但说难听点又有点“十三点”腔调。她们嗓门大,脸颊通红,眼泡虚肿,身穿沾有鱼鳞和污血的和服,常常又是罗圈腿,形象有欠文雅。而且整年一双木屐叽呱叽呱地很烦人,说话也不注意对象和场合,跳来跳去没有逻辑,同时也喜欢传播小道消息。不过她们带菜场带来了无限的活力,还有点东洋婆的那么一点骚劲。

日本战败后,三角地菜场里的日本商人陆续收摊,“欧巴桑”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神情黯然地收拾起衣衫和家具,踏上归国的破船。

 

▲解放后的小菜场

直到1980年代,三角地菜场依然是上海最大的室内菜场,排在上海四大菜场之首(其后的三家分别是:长寿支路菜场、巨鹿路菜场和陕西北路菜场)。

 

▲消失的小菜场,左为乌鲁木齐路菜场,右为巨鹿路菜场,均摄于1964年

今天,三角地菜场在城市改造的大背景下消失了,与它同时代的菜场比如八仙桥菜场、福州路菜场、北京路菜场、陕西北路菜场等也消失了,菜场的功能被超市和大卖场取代了,但它们的历史作用是不能忘记的,它们的名字与市声,成了上海人不灭的记忆,并连缀着丰富的生活细节与感情。

*本文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