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崛起,“下只角”发生了什么

2016-10-26信息快讯网

 

“筑十”咖啡馆不只卖咖啡,更想成为一家创业服务机构。袁婧摄

■本报记者 钱蓓 通讯员 张林峰

开咖啡馆要趁早,北纬各个纬度都被注册得差不多了。“北纬25度”精品咖啡馆在国权路开了两年多,已经不再是杨浦区唯一的精品咖啡馆。最近两三年,上海“下只角”(泛指原先相对偏远、落后的城区)地界开了窍,咖啡馆门店遍地冒涨。连锁咖啡、文艺咖啡、精品咖啡,外加当下时髦的创业咖啡、众筹咖啡,几种调性集齐。“下只角”发生了什么?咖啡馆本身又有哪些创业故事?

咖啡地图里的城区“品质增量”

占地11万平方米的长阳创谷是杨浦区重点支持的创业园区,今年落成开业,招商部门首先谈定了一家星巴克。园区总经理奚荣庆说,没有比星巴克更好的引流坐标了,边开发边招商,人气培育很要紧。

开门先开星巴克的新园区不止一家,位于江浦路的上海钢琴厂园区年初完工,3月底,沿街门面就亮出了星巴克招牌。

主管钢琴厂园区设计运营的深

圳建科院研发中心总工李雨桐介绍,钢琴厂园区占地不到8000平方米,星巴克担心客流不足,事前守在园区测算过往来人流,双方约定,咖啡馆以营业额的一定提成支付场租,营业额不能连续三个月低于预期。结果,开业不到一周,客流就达标了。

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于2000年进入上海,但杨浦区的第一家门店直到2005年底才开张,这个时间节点在中心城区排名倒数第二。不算关张店面,从2005年到2013年的九年间,杨浦区新增的星巴克店面仅有8家。以苏州河为界,南部几个区的店面增量和北部形成鲜明对比,比如黄浦区,到2013年底新增的星巴克店面总数有59家。

星巴克选址,对客流、交通、消费水平、

商业配套等有明确要求。如果以“咖啡馆指数”来解读城区生态,“星巴克地图”印证了中心城区南北两片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区环境方面的差异。

从2014年开始,北部的咖啡馆数量快速提升,增幅最大的杨浦区从2014年初到今年7月初新注册店面22家,接近前九年的3倍,南部则比较平稳。南北片区两条不同的增长曲线,显示出北部城区发展的“品质增量”。

吃“创业饭”的咖啡馆

连锁咖啡馆大举扩张之时,其他的咖啡馆创业者也没闲着,各种门派的咖啡馆在园区、商圈、高校周边冒头。

两年多以前,邹亦翔创办了“北纬25度”,“下只角”于是有了精品咖啡馆。

精品咖啡馆强调独立于连锁咖啡馆的身份,讲究咖啡豆的产地,讲究烘焙和萃取的工艺,按邹亦翔的说法,对客人也有点挑剔。现在,这份生意在北部城区也能做起来。2015年9月,林明旺的“73咖啡”在创智天地开业,那里是杨浦区最成熟的“知识型社区”,紧邻著名高校,同时又是创业园区,经香港瑞安集团开发经营十几年,租金成本冠绝杨浦区。

(上接第一版) 在创智天地开咖啡馆不是闹着玩的。

林明旺虽有专业咖啡师的高冷,但也懂得经营。在一众连锁咖啡馆、文艺咖啡馆的包围中,“73咖啡”以“极客”作为品牌主题,处处表现“极客文化”,墙上平板电视滚动播放着《生活大爆炸》。

公司职员和创业者是林明旺的主要目标客户,他开业不久就打开局面,跟创业孵化器InnoSpace合作,受托管理孵化空间的咖啡吧台,为创业活动提供茶歇服务。最近“73咖啡”开出了第二家门店,选址在静安区大宁地区的创业园区,也准备走“吃创业饭”的路子。

做创业的人几乎都有咖啡馆强迫症。找到“73咖啡”之前,InnoSpace的杨晶灵调研了很多家咖啡馆,专门写了调研报告,比对各家的餐品水准、存活能力、活动能力、品牌合作意愿。“每年办那么多场创业活动,最好有一个长期的茶歇服务供应商。今年孵化器扩建,办公楼内有一个吧台,也要专业的运营商。”杨晶灵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夸张的时候一天要进出咖啡馆三四趟。

创业潮温度几何,咖啡馆里数数人头就有眉目。创智天地现在大约有40家咖啡馆,主打创业牌的不在少数,但并不是家家都有人气。大学路上的IPOClub,一度因为“24小时不打烊”的卖点博得眼球,一段时间后却悄然恢复“正常作息”。看起来,创业者的热情还没到不眠不休的地步。

为什么需要一家咖啡馆

颜罡是长阳创谷的一名“创客”,他在园区的孵化器租了一个工位。他的公司有三名创始人、九位核心成员、几十个外聘员工。公司慢慢上路,缺人缺得厉害。每次招人面试,颜罡总把对方约到楼下的星巴克,“初创企业招人难,招人就像相亲,第一印象很重要,咖啡馆调性好,在那儿谈事儿比在工位上合适。”

自咖啡馆从社会学家口中获得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第三空间”的身份赋权,“调性”就成了天然的追求。对“筑+”咖啡馆来说,“调性”是要给客人创造实用体验和附加值的。作为一家众筹咖啡馆,“筑+”的主力客人是咖啡馆的投资人。

“筑+”位于同济大学科技园,靠着一条人流稀疏的小马路,“市口”没什么竞争力。内部敞亮,桌椅、墙面、垃圾桶都充满设计感,投资人照片墙上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地产界老总。创始人杨军是同济校友,他要张罗199名股东众筹咖啡馆,股东清一色是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企业家和投资人,这个圈子的从业者构成了同济大学最强大的校友群体。

“房地产行业高度成熟,行业壁垒高,业内社交成本高,现在面临行业转型,要在互联网时代找到新的出路。我想做地产领域的创业服务机构,咖啡馆是个载体。”杨军说,股东们贡献了“筑+”咖啡馆大约三分之一的日常消费,但光是提供咖啡空间,不足以让咖啡馆存活,更谈不上创业服务。

“筑+”还在琢磨几桩事儿:一是做服务,比如定期组织股东之间小规模的企业考察和社交晚餐,把中国式社交做成专业服务;二是做行业培训;三是投资和孵化创业项目,股东此前投资过上海一家做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互联网企业。最近,“筑+”还申请成为上海的众创空间。

地产难做,咖啡馆也不好经营。“筑+”的咖啡师曾到精品咖啡馆进修过,对咖啡口感很有自信,但是咖啡馆仍然亏损。杨军坦言,科技园给的免租期限一截止,运营压力陡然上升,“园区有3000多个建筑设计圈从业者,来喝咖啡的没有预期的多。”杨军在想为什么,“地产圈行业整合,所有公司都在控制预算,设计部门的预算尤其吃紧。所以,是不是就用办公室咖啡机对付了?”

对话创业者

擅长在高校周边经营的“雕刻时光”算是“文艺挂”咖啡馆里的老牌子,2011年进入上海市场,在大学路筹建了第一家店。那时候大学路的业态还不明朗,现在这条800米的小路几乎成了咖啡馆的天下。“雕刻时光”东南区域总经理朱裕华每周至少访店一次,有时一坐就是一天,这几年他都看到了什么?

记者:为什么在大学路开店?

朱裕华:大学路紧邻高校,在高校周边经营是我们的特长,当时我们觉得这里可以成为品质街区,你看这周围没有特别高的建筑,店铺外摆区域很大,可以让人慢下来,慢一点的地方适合喝咖啡。

记者:咖啡馆什么时候多起来的?朱裕华:大约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咖啡馆开始爆发,占据了大半个街面,现在应该接近饱和了。店面多了,竞争也厉害,开张关张特别频繁。

记者:据说咖啡馆里遍地都是谈创业的人?

朱裕华:在我们店里不是最明显,不过,能够感觉到谈创业、谈商务的客人多了起来。去年冬天创智坊举办创业沙龙,场地选在大学路的几家咖啡馆,我们也承办了一次,当时有很多公司高管在店里辅导创业者呢。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