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上马,不负最美秋色

2016-10-31信息快讯网

 

更好的上马,不负最美秋色-信息快讯网

起跑时的这一抹晨曦让许多跑友印象深刻。本报记者谢笑添摄

 

更好的上马,不负最美秋色-信息快讯网

呆萌小狗也成了上马的看客。本报新媒体中心张挺摄

黄浦江畔微凉的秋风早早地唤醒了奔跑的城市,连续阴雨的纷扰过后,久违的阳光是最由衷的赐福。

昨晨的外滩金牛广场,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如期上演,3.8万名跑友用奔跑的脚步踏出此起彼伏的鼓点,陪伴着这场路跑盛事走过第21个年头。

唯有演绎精彩,方能不负恩泽。21岁的上马看似熟悉的面孔背后,有着不少过去从未有过的体验。当选手们踏入刘翔、博尔特们曾奋战过的上海体育场,迎着亲朋好友的欢呼声冲线,收获的是基于跑者身份认同的仪式感;当徐汇滨江、云锦路两侧的银杏树荫融入了马拉松赛道这条“城市风景画廊”,上海向世界所展示的则是自己过去数年来发展的新步伐。

点点滴滴的改变不断汇聚,造就了上马从未停歇的成长与蜕变。

聆听跑者的“上马之道”

波士顿代表着跑者的终极朝圣,纽约汇聚着最疯狂的跑步人群,曾有人说,追赶传统认知里“世界六大马拉松”,上马所需要的除了再多几年的历史沉淀,还有更浓烈的氛围。而今年,无论以何种身份来到这片赛道,都能轻易地发现那些改变———南京路步行街上喧天的锣鼓带动起周遭市民的呐喊,赛道沿途18支管弦乐队欢乐地鸣奏出这场路跑盛事的盎然生机。

正如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上马组委会执行主任孙为民所言,是“跑友们热情的建议,不断地帮助我们提高服务水平”。悉心聆听,用心改变,这就是上马之于跑者、之于这座城市的态度。从交通到医疗,马拉松涉及的内容如此繁杂,任何细微的改变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上马从来不惧怕改变。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规模扩容的上马首度将逾七成的名额配给留给了半程与全程马拉松。为了更通畅的赛道,去年才新增的新天地路段又将“黄陂南路同进同出”优化为“马当路进,黄陂南路出”,让曾经酝酿着革命火种的一大会址亦成为42.195公里征途上必经的风光。尊重跑者的需求,是上马所信奉的价值观。

服务与安全是坚守的底线

上马从不拒绝顺应时代而变,亦不会放下长久以来坚持的底线。在国内略显杂乱的马拉松生态中,堪比国际顶级赛事的优质服务向来是上马建立品牌辨识度的竞争力所在。当然,如果你只跑过上马,或许无法真正体验其中的特别。当你走出地铁站,沿着随处可见的指示标牌来到存包的大巴旁,迅速地与志愿者完成行囊的交接;当你来到起点区域密集分布的移动厕所旁,井然有序地排进并不冗长的队伍,一切都似理所当然,背后却是赛事组织者和社会各界的辛勤付出。

为了应对赛期提前可能面临的高温,组委会今年再度增加了海绵块、饮用水、小食品的数量,并在赛后安排了300人规模的团队为选手按摩放松。除了服务选手,上马也从未忘记自己对这座城市所承担的责任。很多人未曾注意,当选手们依次起跑后,60多位环卫工人是如何快速地完成清理,让城市交通恢复原状。这份责任感亦在跑者群体中传递,昨晨的外滩金牛广场,“耶里夏丽”跑团的50多位参赛选手放弃对成绩的追逐,主动在队伍末端与环卫工人一同清理赛道。“这是我们连续第五年参加上马,每一次都被这座城市的精神所感动,今年也想自己为它做些什么。”跑团成员姚娜表示。

如果说优质的服务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柔,那么医疗保障则该成为坚实而又无形的后盾。22个医疗救助点、4个起终点医疗站、沿途20辆救护车,如同一张宽大而又密布的网,覆盖着赛道的每个角落,让潜在的惊险转为有惊无险———昨天的上马终点区附近,当一位男跑友突感不适,赛道旁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为其紧急实施心肺复苏,上演了一场经典的马拉松救治案例。包括该选手在内,共有九位选手转送定点医院,生命体征均已平稳。

关于21岁的上马,呈现于世界的是又一届精彩而又安然的路跑盛宴,背后体现的却是一项赛事、一座城市的品格与担当。

报记者 谢笑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