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嗲了 25年后的上海竟然可以实现这些
上海,曾经的“十里洋场”,现在的国际魔都。
25年后,2040年——东方明珠46岁,上海中心24岁,上海年轻气盛。曹杨新村89岁,和平饭店134岁,徐家汇天主堂136岁,上海风华依旧。上海开埠200年、浦东开放50年,上海城市性格在历史沧桑与文明激荡中,淬炼升华……25年后的上海,又将会变成一座怎样的城市?
根据上海2015-2040城市总体规划:到2040年,也就是25年后,上海将是一座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这就将标志着与此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相比,而上海将在在全球城市格局中成为类似于纽约、伦敦、东京等的重要“全球性节点”。
或许25年后的上海,上班将不再需要1-2个小时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透露,上海将发展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模式,形成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3个层次总共3000公里以上的轨道交通网络。
乘坐地铁不再用“挤”这个字了,地铁线路更多,大家的选择就更多。可以想象,25年后的上海,伴随着交通的发展,沿线的交通轨道的产业结构将会有巨大变革,将会迎来遍地开花的高新科技产业、金融产业,让你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或许25年后的上海,上海人口将控制在2500万以内。
2040总规规定:至2040年人口调控目标为2500万。优化人口结构,特别是引进更多的高端、创新人才。可以想象,25年后的上海,人口准入门口将更高。高学历、高素质“学霸”精英,才能获得上海“绿卡”。
或许25年后的上海,我们将生活在15分钟生活圈内
如今上海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不仅仅是堵车还堵人!
如上诉图表所示,社区生活圈网络平均规模3—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5万—10万,配备基本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想象,人口若得到控制,生活就更加美好了,25年后的上海,父母的体育锻炼广场舞,孩子的公园放风读书上学,我们的逛街吃饭看电影,都可以在步行15分钟以内解决。
或许25年后的上海,将不再有雾霾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目标:上海将建成全国生态环境超优的超大型城市之一。至2040年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力争达到1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至2040年“大幅降低”PM2.5浓度。
并且结合城市功能转型,将生产岸线改造为生活生态岸线,促进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河流、湖泊沿线新建或改建项目,必须确保滨水公共空间贯通。至 2040 年,实现主城区岸线基本为生活生态岸线,黄浦江、苏州河等主要景观河道两侧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可以想象,25年后的上海,生态环境将会更优良,市民将可以自由呼吸,不用惧怕PM2.5、雾霾。
试想一下,在一个“高精尖”产业与人群聚集的上海;在一个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在家门口汇聚的上海;在一个享受城市资源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最绿色环境的上海,是否是我们大家梦寐以求的上海,是否是我们一直追求却求而不得的上海生活?又或许2040年后,上海可能又建了某某高楼超越了上海中心大厦;可能已经出到了苹果100X版;上海也许已经步入了“全卡时代”,出门不用带钱,刷卡就好了;2040年,25年后的你已经几岁了,小年轻们玩的新花样我们已经接受不了……
然而,25年有多长?25年等于9125天等于219000个小时等于13140000.3分等于788400000秒,25年很漫长,可25年之后的你,又扮演着什么角色?1980年出生的你,60岁;1990年出生的你,50岁;2000年出生的你,40岁……到那时的你,或许已经变成了爷爷奶奶儿孙满堂,或许已经从青葱少年蜕变成稳重的爸爸妈妈……这么漫长的时间,还需要时钟一点一滴地过,而我们所依赖的上海所追求的上海生活却要等25年之久的时间才能实现么?其实殊不知,在上海的某个地方,却悄悄地在提前实现这25年后的上海环境……
壹:科技创新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东方硅谷”!这里,是上海四大高科技园区中唯一一个以美国硅谷为蓝本设计的园区,也是南上海的科技内核。
这里,收获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多个称号。这里,吸引了微软、Internet等多个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入住,产业集群日益明显。这里,正准备向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更高阶层发展。
贰:生态健康
这里,占据上海少有滨江资源——闵行滨江270度天然湾区。这里,是未来上海滨江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十三五”黄浦江两岸开发范围中,闵行滨江规划面积近120平方公里,超过“十三五规划”中黄浦江两岸规划控制面积的85%。这里,以公共绿地为定位,着力建造符合社区居民生活、休憩、体锻要求的开放式公园,也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和空间。
这里,将打造滨江大道及三个公园:浦江郊野公园、紫竹滨江公园、滨江公园......,未来看到的是将更多的生态融入到了城市之中。
这里,名校如云。这里,不仅有上海百年学府——华东师大、交通大学,还有华师大附属幼儿园、华师大附属小学、华师二附中附属中学等,一起构成全方位的一站式名校教育园区。
这里,未来还将引进全球一流高等教育资源,例如南加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里昂商学院等,打造国际范教育园区!
更震撼的是,教育园区的大学可以和国家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等共享各类资源。是不是堪称逆天?!可这种集优厚的“科技创新”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优质的“人文教育”资源为一体的地方到底在上海哪里呢?在上海的”南虹桥“,这个地方叫”紫竹“,这个板块叫“紫竹板块”,位于上海闵行滨江上游的位置。
紫竹板块不仅坐拥上述”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教育“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资源之外,还承担着闵行”十三五“产业发展主要任务的重大责任。不仅如此,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中,闵行莘庄被列入到了上海城市副核心的行列。可以就近享莘庄龙之梦、仲盛广场、TOD天空之城等繁华配套。未来,随着莘庄城市核心的不断建设升级,紫竹的科技创新、生态宜居、人文教育等一切资源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而这一切的一切,紫竹已在慢慢实现着。
有句话叫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那为何不如现在就来感受下25年后的上海生活吧!
据悉,紫竹板块目前在售住宅项目非常少见,比如紫竹半岛。
紫竹半岛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23平方公里,将分5期开发建设,由公寓、洋房、联排、独栋组建成多元化的生态社区,颜值爆表!
目前紫竹半岛在售的约73㎡(1房)-104㎡(2房)户型,皆是精装交付,在细节处更是精研细磨,宜居力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