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光”成梦想孵化器

2016-11-16信息快讯网

 

“互联网之光”成梦想孵化器-信息快讯网

博览会上展示的无人驾驶汽车。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作为每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前瞻大戏,“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于昨天下午在乌镇拉开帷幕。这个集中首发和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的“大派对”,今年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10家互联网企业参展,在未来三天,还将集中举办118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记者注意到,去年出现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的概念产品已有不少从展台走进了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这里正在加速成为一个“梦想孵化器”。

无人车梦想正在驶来

犹记得去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之时,无人车概念出现在展台最中央。彼时,无人车还只是“纸上谈兵”的概念,仅仅是作为一个象征,被放在舞台上担任“模特”。一年之隔,今年再探互联网大会,“无人车”的引擎已经发动———集百度无人驾驶技术最新成果的“云骁无人驾驶系统”,不仅在“互联网之光”展出,还出现在了乌镇的“智能汽车示范区”,并开始承担“载客”任务。

从静到动,背后是技术的快速突破。记者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达439项,包括无人车的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检测与定位、高精地图等国际领先技术。今年9月,百度无人车获得美国加州政府颁发的无人车上路牌照,完成了“硅谷第一跑”。

与无人车相呼应的,是对于道路的探测技术。在乌镇,今年有很多地方是“透明”的———所谓“透明”,是指在不少道路上,一切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事物,都能被驾驶者实时掌控。一款“智行乌镇”App,可以“预测”交通信号灯的实时动向,帮助驾驶者避免“逢路口就红灯”的尴尬,也可以摆脱在车库里“绕三圈而不得停车位”的窘境———在车进入停车库的一刹那,智能停车系统已经为你找到了停车位,并能引导停车。这样做的终极目标就是无人驾驶———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所有道路变得“透明”,将为无人驾驶汽车实时感知路况信息、做出预判提供极大帮助,还能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缺芯少魂”时代正在远去

在昨天的“互联网之光”展台,除了无人车、无人机等最潮科技,信息科技的“灵魂”———芯片技术也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批自主研发的国产高端芯片登上了舞台:运用于计算机服务器、消费类网络设备、硬盘工控系统、医疗设备的存储器芯片,运用于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芯片,运用于智能手机的芯片……全都出现了“国货”的影子。

对于中国信息科技来说,“缺芯少魂”一直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近九成芯片产品依靠进口,仅去年一年,我国芯片进口总规模就达到了2322亿美元。核心技术的缺位,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发展;芯片,也是整个中国信息科技界着力攻破的堡垒。

在这一年中,不少展台上的芯片正在被更多地运用于现实。就在本周,华为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Mate9,在这款售价攀至5000元高位的国产手机中,华为选择了自主研发的麒麟960芯片。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麒麟960芯片在CPU、通话语音质量等项目的跑分能力上一点也不逊色于iPhone7所使用的A10芯片,以及三星盖乐世Note7所使用的高通骁龙820芯片。

国际数据公司(IDC)前高级分析师闫占孟认为,从华为自主芯片的创新及快速落地来看,中国高端芯片之路是完全走得通的,这对国内芯片行业有积极意义,希望今年出现在展台上的芯片能够在明年为更多人所熟悉,让国产高科技产品“缺芯少魂”时代逐渐离我们远去。

报记者 徐晶卉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