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环内夜间居住区车位缺84.9万个

2016-11-16信息快讯网

 

上海外环内夜间居住区车位缺84.9万个-信息快讯网

讯(记者张晓鸣) 在出行前想好目的地是否有停车位,可能已成为有车一族的必修课。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停车位远远低于实际需求量,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已有从一线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

日前,近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人员、地产、规划设计、停车场建设企业代表共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就目前行业关心的政策、资金、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停车难是一个综合城市病,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停车难的问题越突出。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孙建平给出了一组严峻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上海外环线内的中心区域划设小客车泊位约118.1万个,其中居住类配建泊位66.4万个,非居住类46.7万个。经过测算,夜间居住区停车需求为151.3万个,供需缺口数为84.9万个,白天非居住(商业、办公等)停车需求为67.4万个,供需缺口数为15.8万个。上海外环线外的郊区城镇化区域共划设小客车泊位177.6万个,其中居住类配建泊位136.9万个,非居住类36.8万个。经过测算,夜间居住区停车需求为178.7万个,供需缺口数为41.8万个,白天非居住停车需求为47.2万个,供需缺口数为6.4万个。

孙建平分析,造成目前大城市停车难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停车场数量增速不够有关,又与部分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规划和设置没有考虑供需情况、选址不合理造成现有停车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有关,还与停车场建设形式单一、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够、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价值低有关。因此,治理停车难顽疾,政府和市场需发挥合力,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入手,建设完整的城市停车设施产业链。同时,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手段,动态整合城市停车资源。

事实上,在城市加强停车规划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加大了停车位建设力度。未来几年内,智能停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三四千亿元。在政策支持和资金辅助下,地方快速扩展停车位建设。与会专家表示,未来几年,停车需求依然十分充足,停车场建设的增长空间巨大,有很多资金方正在路上,停车产业正成为投资风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停车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应警惕资本跟风,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