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推荐】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和至爱永别

2016-11-21信息快讯网

【新阅读·推荐】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和至爱永别-信息快讯网

 

《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法]安东尼·莱里斯 著

 

朱艳亮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章迪思

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三十五岁的已婚男子、电台文化记者安东尼·莱里斯的妻子海莲娜不幸在袭击中遇难,留下了他和刚满十七个月的儿子。第三天,安东尼在脸书上写了一段以“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为标题的网文,旋即引起了全世界网民和媒体的关注。四个月后,他出版了同样以此为标题的一本日记体小书,书中以记者的冷静和诗人的敏感,记录了这种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接受的剧痛。在巴黎恐袭一周年之际,该书的中文版也已问世,广大中国读者得以有机会了解、体悟这种每个人已经,或将要遇到的失爱之痛。

从十五年前的美国9·11事件,到最近几年在欧洲屡屡发生的或大或小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恐怖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杀戮无辜生命,践踏着人类文明的尊严。可是,对于大多数非当事者的普通人而言,除了愤怒、控诉、点上蜡烛、送上鲜花 (到实地或者在网络上),我们还可以去了解些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而言,安东尼的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尽管作者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每当灾难发生,人们总希望有英雄出现,于是在许多媒体的灾难报道中,总会有“最美妈妈”、“最坚强父亲”等正面典型的出现。这种倾向不管有意无意,大概是全人类共通的。因此当安东尼在网上发表了前文提及的那段话后,一夜之间成了法国人心目中的勇士,媒体也一度试图将他塑造成一位具有民众安慰剂效果的法国英雄。但安东尼始终无意接受这顶桂冠,正如他在书中所写:“从远处旁观事物时,人们总觉得那些从困厄中幸存下来的人是英雄。我知道我并不是英雄。命运降临到我头上,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书中找不到安东尼作为遇难者家属对于恐怖主义声泪俱下的控诉,亦找不到“打鸡血”式的自我鼓励,有的只是不加掩饰的悲伤、无助,时而依赖来自外界的慰藉,时而又想以竭力逃避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因此,全书充满了灰色的、介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游移不定的痛苦,甚至他也会如实记录自己如何苦心准备好展示给众人的微笑,用“他们想偷走我,他们要拿走我的痛苦,敷上配好的药膏,再给我时,痛苦已变质,没有了诗意、美感,平淡无味”来描述心理援助人员。

但我相信,没有人会责怪安东尼在书中流露出的自私和不坚强,正如本书中文版译者朱艳亮在《译后记》中所写的那样:“(这本书) 能够跨越地域文化界限、在世界范围内感动读者的原因更在于:控诉恐怖袭击不是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是一曲爱与亲情的咏叹调。”“因深爱而时刻担忧失去、害怕面对这种失去的人们,都能体会到隐藏在灵魂深处的一种恐惧:某天,当永别没有丝毫预兆地闯入我们的生活。”

是的,安东尼书写的,打动我们的,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全人类所共通的永恒的爱与痛。

该书的中文版不过薄薄一百五十多页,黑色封面,我于某日上下班地铁上读完,几度泪盈眼眶,不能自已。被海明威比喻为“一场盛宴”的巴黎,如何能成为一曲为生活、艺术、创造力和人与人之间友爱奏响的挽歌? 就在袭击发生前半年,2015年6月21日的法国夏至音乐节,我正好在巴黎街头,和无数陌生人在一起,随着音乐摇摆。而十几年前的这个音乐节,又是作者安东尼和妻子海莲娜初遇的日子。作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读者尚且能感受到昔日美好与今日灾难之间的巨大落差带来的心灵创痛,更枉论置身其间的当事人。一个男人固执而悲伤地爱着他的亡妻和幼子,这种痛苦的温柔又加倍撞击着我的灵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