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立音乐人?只是看上去很美
图说:马頔的《南山南》火遍大江南北 网络图
《南山南》《董小姐》等民谣作品火遍大江南北,李志、好妹妹乐队等音乐人在体育馆甚至体育场开演唱会,陈粒的数字专辑《小梦大半》在云音乐上销售额破百万,大小音乐节已然在全国遍地开花……三年来,独立音乐的崛起势如破竹。不过,网易云音乐前天在京发布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却透露,处于金字塔塔尖与底端的独立音乐人境况相去甚远:68%的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乐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音乐人,占比还不到5%。由此看来,理想中的独立音乐繁荣,还依然缥缈。
图说:陈粒的数字专辑《小梦大半》在云音乐上销售额破百万网络图
过得不太好
除生存状况明显不够乐观外,根据网易云音乐发布的这份调查报告,从很多维度看,独立音乐人过得都并不算好。首先,独立音乐人中有48.5%的群体还没有发行过录音室作品,全职音乐人中发行过EP或专辑的也仅为41%。其次,虽然目前有演出经历的音乐人占比为 67.8%,但大部分演出主要集中于校园、酒吧等,商业演出、LIVEHOUSE以及音乐节演出的机会还较少,兼职音乐人的表演机会又明显少于全职音乐人(高达有84.3%的人兼职做音乐,因为大部分音乐人无法只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工作获得生活来源)。再者,音乐人的演出频率也较低,有近一半音乐人一年只有1-2次演出机会,一周有1次及以上演出机会的音乐人只占16.2%,超过一半音乐人单次演出的所得在500元以下。
图说:独立音乐人马条 网络图
问题出在哪?
独立音乐人马条坦言:“年轻的独立音乐人特别孤独,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来帮助他们运作他们的音乐,所以他们还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事实上,相较于传统音乐产业,如今的独立音乐在收益模式上大不相同,从版权方面能够大量获益的只占极少数,更多人依赖演出、周边产品等获取收入,而这些收入的多少也与音乐人的能力及知名度直接挂钩。根据报告,目前已经签约公司或厂牌的独立音乐人只占4.6%,大部分音乐人还保留着独立的姿态。由于创作与推广的时间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导致音乐人开拓推广渠道、加强推广效果方面的工作相对缺乏,他们的演出机会大多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或圈子关系获得的。在推广宣传方面,使用的一般也是朋友圈、微博、友人介绍等传统方式,音乐平台等更专业和普及率更高的传播渠道使用者还较少。
图说:网易云音乐启动名为“石头计划”的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网络图
如何来破解?
在独立音乐人尚未获得社会足够的认可时,让更多的听众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扩大影响力就成了当务之急。面对移动互联网的迅猛之势,传统渠道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社交在推广过程中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否能玩转互联网,通过制造具有影响力的话题在社交网络中得到回响,是如今音乐人作品能否收获更多关注的决定因素之一。
当然,在流媒体时代,要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确实有赖于互联网音乐平台。建立完善的机制,让音乐人在平台上通过个人经营与平台支持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成长,是互联网音乐平台今后需要着重考量的。因此,昨天网易云音乐在发布报告的同时,正式启动了名为“石头计划”的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宣布在未来的一年内,将投入2亿元帮助网易云音乐上的独立音乐人。具体包括:投资优秀独立音乐人,帮助录制及推广单曲/专辑;为独立音乐人在全国做不低于150场的巡演;为独立音乐人开通赞赏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