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推荐】于贫穷中看到富裕 于平凡中遇见非凡

2016-12-05信息快讯网

【新阅读·推荐】于贫穷中看到富裕 于平凡中遇见非凡-信息快讯网

 

《非洲手记》

 

[美]严歌苓著

 

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章迪思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非洲至今仍然是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动物世界》中的动物大迁徙,三毛散文中的撒哈拉沙漠里的流浪故事,留给我们关于非洲的印象始终是一鳞半爪。非洲大陆的风土人情究竟如何?那里的人们以怎样的心态度过每一个寻常日子?幸运的是,这些疑问在严歌苓的新作《非洲手记》中都得到了详细的记录和描绘。

严歌苓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小说家,她创作的小说不仅对人性有深刻的洞悉,对于异乡、漂泊、身份认同等问题也常有深入的展现和探讨。此次推出的《非洲手记》是她为数不多的以“异乡”为背景的散文作品。书中记录了她以外交官夫人身份亲历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的所见所闻,她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人文景致、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和精神面貌,作了立体、生动的描述,呈现给读者一场真实、复杂,又魅力无限的非洲之旅。

作家用她擅长的小说家的细致笔触,深深浅浅地描绘她在非洲生活的各个截面。她以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件件具有非洲色彩的物什,一帧帧日常生活的图景,用蒙太奇般穿插变换的手法,展现了她眼中的非洲,流露了她对非洲民族和非洲人民独特的情感。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来自美国的外交官夫人,严歌苓并没有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加以猎奇的眼光去描述她所看到的尼日利亚,相反,在她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悲悯的情怀,或者更确切来说,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的认同和关切。

她这样描述尼日利亚的普通人:

“一个民族,在经历了深重的殖民灾难之后,在对政府的无望之后,他们的某种特性便已经渗进了他们的血液里,是抹不去,也改变不了的。他们顺应,隐忍,他们的尊严留给生存。没有什么比活下来更珍贵的事了。这个在腐败、无能的政府控制下度一日算一日的国家,她的人民却是乐观努力地活着,他们因为爱自己的家人,爱上帝或真主而充满求生的力量。在阿布贾,随处都可以见到祷告的人,他们肃穆地跪成一片,伏下身去,虔诚地念诵祷词。他们虽然因为贫穷而缺乏知识,但他们都努力地活着,与世无争,坚强而健康。在这样充满强度和烈度的生态环境中,他们都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地活出浓度和烈度。”

书中随处可见的,是作者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义、现代工业社会的反思,甚至在某些方面,她认为自己都比不过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中的尼日利亚人民。当她和每日按时做祷告的流浪妇女交流后,她感慨“形而下地看,她是无家可归的蹲点户,形而上来说,我却是个精神上的无家可归者,连蹲点都没个地方蹲”。在野外看到的不知名的花儿,也会令她感叹:“此地没有改变物种基因的伪造物主插手,给与‘为你好’的说辞。工业文明的人们缺乏想象,只能设想出人类的唯一进化途径……”

于贫穷中看到富裕,于平凡中遇见非凡——这种跨越种族和国界的悲悯情怀,和严歌苓的移民经历有很大关系。在接受媒体访谈中,她曾这样表述:“一直到今天,我都不认为我已经扎根到美国,但也不认为自己扎根中国。这就是移民带给我的独特感受。处处无家处处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