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语专业学生更懂讲好中国故事

2016-12-12信息快讯网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专业类学生必修的报刊选读课,在过去两年间完成了转型。改革后的这门课程名为《中外时文选读》,不仅上课内容具有“时令味”,而且授课老师由原来的一名专业课老师从头讲到尾,改成由学校外语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联袂开讲。它尝试破解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化”困境,让学生在提高外语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中外时文选读》的推出,蕴含着学校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深刻思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核心素养和能力是什么?

“掌握外语专业技能,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中外文化,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上外采访时,记者听到老师和学生们给出这样的回答。

同时提供中西视角,让学生消除认知偏差

《中外时文选读》除了课程名称和授课老师有所改变,更大的变化在于教学的目标——课程育人,目标更精准。

以上外本科低年级学生研读西方学者的文章为例,老师教学重点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用词和句法、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而是用更多时间来引导学生们进入课程的议题设置———通过认识中西方基本政治制度的不同,加强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中外时文选读》除选取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和专业文章外,占据同样篇幅和分量的是“中国时文”,如《中国日报》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报道。显然,让大学生学习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演讲或讲话,是学习如何传递中国声音的极好素材。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中,大学教育必须要直面一个问题:如何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告诉记者,2014年5月,学校酝酿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推出《中外时文选读》时,就对这门课程的授课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文化的碰撞,通过深入的思考,澄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理想信仰。

从英语教学扩容到“多语种”,推进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

“长期以来,学校的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一直处于‘两张皮’状态。大学思政课的教学苦于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的支撑,日渐陷入‘孤岛化’困境。”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最深的感触是,两年前他参与 《中外时文选读》 课程设计时,曾研究过这门课的原型,即传统的报刊选读课的选文特点,“选取的文章涵盖经济、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问题是,专业课老师选文时一般都不会去碰和国家政治有关的重大话题。”在他看来,“不去碰”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少专业课老师缺乏驾驭宏观层面问题的“底气”。

随着中国影响力持续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有着各种讨论。如何带领学生切入这些话题,在教学策略上既突出观点碰撞,又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中外时文选读》由来自英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联手,集体备课,根据当前国内外社会和时事热点,精选切中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的“时文”作为教学素材。

“很多时候,备课小组选的文章有20多篇,最后只选最合适的1篇进课程,让学生精读。”上外英语学院副教授王磊告诉记者,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门课,无形中改变了他的授课视角。

“过去上课,我提问、学生回答,主要考察学生文章吃透了没有。而现在,我和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讨论时文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王磊觉得,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推出“多语种+”时文选读,构筑“大思政”格局

在推出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采取全英文授课的《中外时文选读》后,目前上外正在着手推出“多语种+”的时文选读课程。

去年9月,上外德语系开设了德语经典文献阅读,在选文上也重新打磨,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节选),德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文化的历史》和《西方与东方》等中外文献的德文版,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正在深入挖掘外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表示,构筑全校“大思政”的格局,上外将着手以思政课老师为基干,对接各外语专业,打造一支跨学科、多语种,具备硬实力的教学核心队伍。

“健康中国”助力民族复兴
拿地铁阅读率低挤兑中国人,是种崇洋媚外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商鞅被五马分尸
这5大专业未来10年需求量暴涨(附推荐院校)
4岁女儿随父母徒步游半个中国:我不想上幼儿园
中国舞剧创作要警惕同质化倾向
昆曲《三打白骨精》将为学生演满百场
松江大学园区七校招聘会上学生遇奇葩面试官 问闺蜜数量
上海招聘会上学生遇奇葩面试官 被问闺蜜数量
《2016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团发展报告》发布 沪上62万学子“沉浸”社团文化
日本"最可爱小学生"出炉 千年美女终于有接班人
英国大学最受女生欢迎的热门专业
沪上理工类专业人才就业形势较好 互联网通信招聘需求大
上海市鼓励专科高职将特色专业招生放在统一高考前
Word天!就因为近视,83%的高考生不能报这些专业
外语计算机不再作要求 沪部分高校院所试点职称评审新政
“河长制”如何推动“河长治”
“所有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 ——记风云四号卫星研制团队
中国每年“过劳死”达60万人 “白领”健康首次被重点关注
中国留学生:我见证了10年间美国梦的褪色
今年出境旅游版图略动荡,中国游客叹春节出游目的地选择少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 中国经济新方位
用好莱坞技术 讲述中国故事——《长城》观后
不知情被办信用卡 3000名学生身份信息疑遭泄露
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评卷启动,下月中旬发成绩通知单
中国出国留学生最多 2015年有126万人占全球1/4
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因我而激发,就是一种创造的快乐
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需遵循三大规律
上海高考外语科目明年实行一年两考 首次外语听说测试准备就绪
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65% 逾3成半年内离职
女生一年去图书馆826次成“馆霸” 成绩专业第一
明年起在上海申请“居转户” 无需提供职称外语计算机证书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