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

2016-12-12信息快讯网

你记得吗?在杨浦区黑山路上,有一处严肃工整、威武文气的建筑,古典式重檐歇山式的屋顶别具一格——它就是旧上海图书馆。这栋几乎被埋没于城市记忆的历史建筑,经过修缮扩建,将在杨浦“焕发荣光”,成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说起建成于1935年的旧上海市图书馆,就绕不开当年的“大上海计划”。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承载着许多人的复兴梦。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划定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约7万余亩土地为新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至1936年,在这个区域里相继落成的有市政府新厦、市立图书馆、市立博物馆、市立体育场、市立医院、航空博物馆等建筑。

当时的“大上海计划”把五角场规划为上海市中心区,但由于遭遇抗日战火,计划搁浅,不过几大市政项目,如“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市运动场”、“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都已落成。其中“生不逢时”的图书馆开放未满一年,即逢战火被迫关闭。抗战胜利后,图书馆建筑为同济中学长期使用,同济中学迁出后空置多年。

当时的建委会主任、著名建筑师董大酉主持了上海市图书馆的建筑工程,1934年9月动工,1936年9月试运营。当时限于工期和资金,董大酉的“井字”布局设计完成了一部分,呈“工”字形。不幸中的大幸是,建筑结构保留了下来,当年的影像照片,也成为如今重新修缮的参考。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历经战火和时代的巨变,旧上海市图书馆再也没有得到过“重生”的机会,直至今日,这座知识的殿堂将再次与世人见面。

2015年,修缮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旧上海市图书馆将变身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并继续完成当年原始图纸上没有实现的那部分,也就是在原先建筑基础上做部分扩建,以当年著名留美建筑师董大酉手稿为依据,在修缮的同时完成手稿中因资金、工期等各种原因没能落地的另一半建筑,还原建筑后端的“两翼”,重现当初的“井”字形布局设计。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董大酉手稿

在大门前的“门”字形广场抬头,黄色琉璃瓦盖顶,正脊、垂脊和戗脊端部点缀着吻兽饰件,在光照下非常显眼。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大楼主体分上下两层,从正门进入,迎面是156平方米的大厅,朱红色柱子与雕梁画栋的装饰充满了民族韵味,这里计划成为区图书馆的窗口,举办各类展览。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建筑内部装饰精美,中央大厅天花绘有彩画,中央大厅一层地面为红色缸砖,二层为水磨石,吹开底层地面上的灰尘,可见当年上海市图书馆的彩色LOGO标示,一本摊开的图书象征着求知好学。

在旧上海市图书馆的建筑修缮中,注重历史痕迹的保护性修缮和展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彩绘壁龛、红缸砖地面、一整面外墙、琉璃瓦屋脊,让建筑的年轮得以保留昭示,也以执着的工匠精神体现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扩建工程运用了许多机器无法替代的工艺。10多位工匠用了半年的时间,沿用传统彩绘手工工艺,用砺粉、矿石颜料,以画唐卡般的细腻笔触来精心绘制,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

目前,修缮扩建工程的第一期即将竣工,待二期工程结束后,曾经的旧上海市图书馆将重新延续其最初的历史使命,既能成为市民共享的公共空间,又展示了一段历史。

住杨浦的宝宝们注意 你们又多了一个沉迷学习的地方-信息快讯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