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中学男生的上肢力量

2016-12-13信息快讯网

“60名高一男生中,有一半连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一名参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监考老师最近“爆料”,说上海某高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达不到7个引体向上的及格线。

记者调查发现,上肢力量薄弱,眼下竟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与生活方式转变、学生体重增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相关,上肢力量薄弱会对整个人体机能和外部体态造成影响。好在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学生力量锻炼。

上肢力量差成全国性难题

沪上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告诉记者,他所带教班级的25名男生中,在引体向上项目中达标者最多不超过6人。“大多数同学勉强拉一个引体向上,还基本上是凭借向上跳起一瞬间的惯性。”他说。

从201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修订)》测试结果来看,上海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稳中有升。其中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耐力跑指标各学段的及格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但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这两个指标的及格率,相对较低。

“爆料”的监考老师也表示,男生上肢、背部力量差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他在安徽等地参与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测时发现,男生普遍做不了几个引体向上,得零分者大有人在。这从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中也可窥见一斑:在13-19岁全国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测试数据中,16、17、18岁年龄组完成的引体向上,分别平均为3.8、4.2和4.5个。

肥胖率高、锻炼少是上肢力量差原因

引体向上反映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发展水平。静安区一所中学体育教师分析说,中学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不理想,显而易见与学生体重相关联。

2015年本市中小学生体重指数评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重率为13.4%,肥胖率为9.9%。其中小学学段、初中学段、高中学段肥胖率分别为9.1%、11.2%和10.7%。“如今营养好了,学生的体重普遍增加,男生在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时给上肢带来更大的负担。”

“还要看到,如今小学体育课中与力量相关的体育项目锻炼几乎没有。”这名体育教师举例说,一些单杠、双杠等体操类运动,以及“推小车”等能够提升男生上肢力量的运动在小学课堂里很难见到。一名同学在前面双手撑地,另一名同学在后面提起他的双脚,两人同时前行———这种“推小车”运动,训练的就是学生上肢力量和肩部力量,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如今小学教师通常都放弃了类似的项目运动。

拒绝“豆芽菜”,提升上肢力量

“上肢力量薄弱,对于整个身体机能都有负面影响。”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席、特级教师徐阿根解释说,上肢力量锻炼较少,某种程度也会导致人的肩部和胸部力量不足、狭窄,会间接影响人的心肺功能。此外,“我们经常会看到‘豆芽菜’一般的男生,与上肢力量较差也相关”。

上肢力量是完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加强的。徐阿根建议学生因地制宜开展力量锻炼,例如利用学校里的单杠、双杠乃至篮球架等运动设备,进行曲臂悬垂、引体向上的练习;在家里也可以进行俯卧撑等运动增强上肢力量。

4年前,静安区中学体育教研员孙裕祥意识到了中学男生上肢力量薄弱的问题,便在体育教师教研活动中加强引体向上运动项目的教研力度。孙裕祥还到全区初中、高中随堂听课,指导体育教师开展引体向上运动教学方法。静安区每年在全区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引体向上项目抽测,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上肢力量。“虽然进步较慢,但已经可以看到,部分学生上肢力量有所增强。”孙裕祥说。

报记者 张鹏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