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今起登上荧屏

2016-12-13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记者张祯希) 今年适逢东京审判开庭70周年,今天又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铭记历史,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策划制作的纪录片 《东京审判》,将于今晚在外语频道首播。摄制组先后赴日、美、德等各国进行采访、拍摄,采集到大量之前未经披露的一手素材。在学者看来,《东京审判》 用翔实的影像资料说话,叙事公正、冷静、客观,是对东京审判正义性的又一次证明。

纪录片 《东京审判》 共有3集,分别为 《没有硝烟的战场》 《超越胜者的审判》 和 《不能忘却的记忆》,全片用真实的影像资料梳理并还原了这场人类历史上参与国最多、规模最大、开庭时间最长、留下档案最多的审判的过程。

东京审判不仅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正义之战,同时也是历史、学术资料的宝库。在纪录片 《东京审判》 中,不少影像资料是首次公开披露,如:东京审判中的中国证人影像———当年华北钢铁公司筹备委员会执行会长、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陈大受作为证人出庭指证日本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与设施的罪行;摄制组在日本一位教授手中拍摄到的当年关押战犯的日本巢鸭监狱地形图等等。

纪录片中亦有不少珍贵的历史细节与感人的看点。如今94岁高龄的中国代表团翻译高文彬讲述了庭审的难忘经历。当年东京审判的听证票是排队免费领取的,只是对东条英机的那场审判,想要听的人特别多,而听证票数量有限,于是法庭外排起长龙,更有人开始高价出售手头的票子。

中国检察官向哲濬是东京审判的直接参与者,摄制组与向哲濬之子向隆万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其父发言的影像资料,年代久远让影像的音质受损,向隆万便根据当时的庭审记录为父亲配音。纪录片中,向哲濬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自信从容而又言辞精准地对日本战犯的谬论进行批驳。片中还有一段溥仪作为证人出庭的影像资料。

在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看来,此时播出纪录片 《东京审判》,不仅是对过往沉痛历史的纪念,亦是一种当下正义可能要面临质疑的回应。纪录片中除了对史料的整理再现,亦拍摄了不少当下社会的镜头,这种对比中亦隐含着一重对各国历史态度的探寻。在德国,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字被印在人们生活与居住的建筑物上;但在日本,曾经的巢鸭监狱已不复存在,这片区域如今成了动漫文化的集中地。程兆奇说:“一些日本政要仍想颠覆东京审判,认为其在法理、证据、程序都存在问题。纪录片 《东京审判》 是对这种观点的回应。”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