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流水线故事”稀释文学力量
■本报记者 许旸
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呈增速发展态势,有统计数据显示,光是长篇小说年均出版就达4000余部。斑斓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创作力的抒发提供了丰厚素材,但直面时代的精品力作是否与之俱增了呢?
参加本次全国作代会的多名作家与评论家提出“两者并没有完全成正比”———当下创作中有个值得警惕的现象:一些作品缺少结实的打磨,少见人性的光辉,沦为快速炮制出来的“流水线故事”,多的是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化。
评论家金赫楠说,大众流行文化的市场需求的确存在,但如果娱乐消遣功能完全成为文学创作的底色,那么我们的文学价值就失去了品质与追求。金赫楠以近期流行的一些历史题材小说为例,认为充斥于这些作品中的相似情节更像是超级“玛丽苏的打怪升级”,“粗糙类同的文字成为写作者白日梦的替身,传递出的不是现代社会女性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恰恰相反,这些作品丢弃丧失了现代价值中的个人奋斗与两性关系中的平等自由观念。”金赫楠认为,作家的写作过程必须有坚守的品质底线,毕竟作品是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尊重。
“人品就是文品。”在军旅作家王树增看来,写作者塑造的精神世界,都会悉数反映到笔下,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克服浮躁的心态顽疾,抵制急功近利与粗制滥造,作品才能有分量,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予人审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最近几年为了寻求更扎实鲜活的细节,多次跋涉在青藏高原,从一段废弃的古道、从三四千米高雪山上的关隘遗址、从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一次次搜集民间史料。他的新作 《三只虫草》《蘑菇圈》 《河上柏影》 以清新的笔调,生动描摹了种种社会图景,启发人们思索环环相扣的商业链条如何触动并影响着不同群体。“一个写作者不能止步于光讲一个故事,而是需要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复杂的现实生活间不断往返,提升写作中的纯度与力度。”阿来说。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十月看来,廉价写作除了迎合市场的娱乐消费倾向,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部分作家缺乏勘采现实、阅读生活的能力,人生阅历与艺术手法上的积累都有待提升。在他看来,未经审视与深掘的书写往往是浮光掠影的。要写出一部透过表象直达本质的小说对于作家是相当艰难的考验,“托尔斯泰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等经典作品,提供的不是肤浅廉价的感动,而是让人从灵魂深处获得思考与震撼。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