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仓库变身产城融合小镇

2016-12-14信息快讯网

住,从公寓到公司直线距离500米;吃,方圆500米内可选择的餐厅有十余家;玩,艺术馆、电影院、足球场、健身房统统都是走走就到……

张恺所供职的公司,办公地点位于宝山区淞南镇的中成智谷。今年6月投运至今,园区入住率高达90%以上,进驻企业年产值达100多亿元。这个由老旧仓库变身而来的园区,不单单是将工业遗存进行改造;运营方在改造中尤为关注人的需求,通过工业、建筑、设计、影视、电商、体育、金融等产业内容跨界融合,赋予园区独特的“精神追求”,构筑出一个开放、多元的产业园区、人文街区、生态景区和体验社区。

“有机”理念激活工业遗存

中成智谷的前身,是创立于1959年的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 (上海储运)分公司仓库。这里见证了共和国外交风云与对外经济援助的光辉历史———大量援外物资储存在仓库里,由火车沿着淞沪铁路中成专线运送到吴淞港码头,再通过远洋运输送到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随着援外物资采购市场化,曾经繁荣的中成仓库渐渐衰落。2000年以后,日渐闲置的旧仓库不断被鱼龙混杂的仓储租赁企业所侵蚀,给周边社区带来市容、治安、污染、噪音、交通等一系列问题。

改造势在必行。可与中心城区的老旧厂房相比,中成仓库劣势明显———地理位置偏僻,周边配套落后,更别提产业生态了。“刚来的时候,整个周边连一家像样的超市都没有。”作为中成智谷运营方负责人,曾经主导1933老场坊、花园坊等园区改造的何增强初次考察这里时,眼前的荒凉让他的心也凉了半截。

“周边是吴淞工业区,虽紧邻轨道交通3号线,但步行到站点也得十多分钟,这里唯一的优势就是地方够大。”恰恰是这200亩的“大场地”,让何增强觉得值得一试。起初,也曾想过按照之前改造过的项目中“园区+商业”的模式。可随着改造的推进,很多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有机”成了绕不开的关键词。“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变换场景,找到可以激发旧仓库活力的点。”沿着这一思路,何增强更多地将改造重点放在了人文关怀和功能叠加之上,即有效盘活工业存量的同时,合理补充城市功能。

城市因人而生,园区同样如此

火车,是贯穿整个中成智谷的标志性元素。从园区门口由一节废弃火车车厢构成的装置艺术,到园区内专门保留下来的铁轨和小货车,再到仓库改造时用铁轨枕木制成的地板,借助火车串联起一个个文化节点,是中成智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成仓库因火车而兴,这是园区最深刻的历史印记。”在何增强看来,整个园区的设计和改造要根据这里的“演员”来设计场景,借助各种功能的植入来实现旧仓库的“涅槃重生”。

足球场、剧场、美术馆、私人藏品展览馆,甚至还开出了都市菜园……在长达三年的改造过程中,中成智谷似乎与常规创意园区的距离越来越远。“从单纯的园区改造角度看,这些功能的植入的确有些杂乱。”何增强觉得,对于这个地处中外环间的产业园区来说,只有将多元化功能融合,才能有所突破。

唯一视觉,首批入驻中成智谷的企业之一。之所以选择这里,正是因为看中了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在公司负责人刘女士看来,这里感受到的不是紧张压抑的办公氛围,更像是会呼吸、会生长的生态园区。

不仅如此,整座园区也打开围墙,成了一个弥补城市功能、人人共享的体验社区。每到周末,附近居民便会三三两两走进园区,或在草坪上晒晒太阳,或是漫步其中休闲放松。“城市因人而生,园区同样如此。”何增强认为,只有将园区扩展为街区、景区和社区,才能真正激发出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老工业区转型提供样本

前不久,微盟公司正式入驻中成智谷,租用了整座园区内最大一幢办公楼,共15层。这家仅用三年时间就成长为移动社交商业生态领军者的创业企业,成了中成智谷最大的“租客”。微盟公关总监李伟觉得,中成智谷更符合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气质定位。

“之前,曾对园区内企业员工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人年龄都在30岁以下。”事实上,正是这些年轻人“倒逼”企业选择中成智谷作为办公场地。一家企业负责人在签完入驻协议后对何增强说:“公司里的年轻人下了班都到你这儿来踢球,听说公司要搬家,大家纷纷找到行政总监要求搬到这来。”

这番话让何增强很是开心。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提升整座园区的品质,他在诸多细节上倾注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以前,从地铁站走到园区要绕一大圈,起码得走十多分钟,后来他拿出500万元截弯取直修了一条路,如今地铁站到园区只有375米。

园区内的白领公寓,更成为吸引创业企业的最大筹码。公寓从年轻人的生活特点出发,设计了公共厨房、书房、健身房,在传统居住功能外加入了社交功能。随着可容纳1500人同时就餐的中成食堂开业,整座园区更像是一座产城融合的小镇。

中成智谷的成功,为宝山区老工业区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其周边的东浩仓库、宝钢储运仓库以及吴淞煤气厂都在紧锣密鼓地改造之中。不久的将来,在北上海这块昔日的重工业沃土上,或许将诞生一处全新的创新、创意和创业之地。

报记者 刘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