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老上海人的社区融合

2016-12-10信息快讯网

 

加速新老上海人的社区融合-信息快讯网

滨江学区学生赴上海京剧院体验传统戏剧

■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杨海英,龙华街道副主任。这位曾率先将社区志愿者引入余德耀美术馆的街道干部素以具有创新理念著称,但在试图与学校互动的过程中却遭遇了窘境。

龙华街道与徐汇的滨江学区有很大一部分重叠。随着徐汇滨江建设的推进,这里的人员结构发生着巨大改变——很多老居民迁出了社区,新涌进来的两部分人群:外来务工人员和部分企业精英。社区人口的巨大结构差异,很快反映在学区的生源结构中:滨江学区内6所小学、4所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六成。但与此同时,学区内同样有着集聚着精英人员子女的知名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新精英群体、本土老居民,这样三拨不同的群体,身处同一社区、同一学区,其实尴尬和矛盾是随处可见的。

教科院实验小学校长、滨江学区负责人之一的方臻举例说:在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上,不同群体的孩子有着差异;同时,对于本土社区的文化认同方面,不同群体的孩子也有着明显认知差异。

杨海英的故事更为直接:当社区精心组织了文化活动送入学校想展开互动时,得到的反馈千差万别。

比如,社区花了好大精力请来一支国外舞蹈团,想送进名校时,对方很直接:“不需要”。因为,学校的资源很多,这类国际化的互动比社区还要丰富。集聚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对这样的国际活动却也“不待见”———因为,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水平有差距,面对“高大上”的国际化交流,孩子们很可能跟不上节奏,“他们说,民俗风的互动活动或许更能在这些孩子中引发共鸣。”

基于这样的人口结构和需求差异,怎样在同一个学区、同一个社区中找到共同的话语体系,让不同孩子或家长间有对话的可能?

滨江学区进入学校和社区摸底,一探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

从看似杂乱的需求中,社区干部和学校负责人一起找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共性:外来务工家庭反映,父母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老师、学校交流;精英人员家庭说,父母工作忙,爸爸缺席家庭教育现象明显;本土居民家庭则说,祖辈教育孩子时间更多,但祖辈缺乏科学知识,关于育儿的家庭冲突现象多。

滨江学区似乎找到了头绪。方臻说,学区中部分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一优势应该在学区和社区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滨江学区内有全国德育模范教师冯志兰个人工作室,学区成立后,发挥名师效应,以“家庭教育模块建设”为项目引领,开设“祖辈教育课程”、“阳光爸爸课程”,通过团队建设、校际互动、论坛交流等方式,深入各校区、社区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共性化问题进行展示互动交流。不同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以“点单式”方式接受所需的名校家庭教育资源服务。在此基础上,还将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送进各校门、各社区,惠及更多社区百姓。

事实上,滨江的烦恼带有一定普遍性。

在田林——虹梅学区,既有上海最早的一批工人新村及原住民,也有伴随着漕河泾开发区发展而涌入的大批新居民。不同人群对区域的不同认知和情感也有着天然差异。

借助田林街道一大批成熟的民俗文化志愿者,学校与学校间、不同生源间找到了共同的“话语频道”。学区内的六所小学都开发出有着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教本课程,比如,田林小学的“纸”、田林一小的“鼓”、田林三小的“兰”、田林四小的“竹”、吴中路小学的“茶”、漕开发实小的“皮影”等等。在学区化这个大平台上,各个特色课程的一线执行教师成立了“师资共享”团队,进不同学校、进社区进行交流共享,加强情感互联。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