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1100余个路口 沪交管:不做马路"稻草人"
交通大整治伊始,不少司机被“全城皆警”的阵势给震住了。但不久后有人发现交警与交管的区别,这让他担心:交管会不会是马路上的“稻草人”——只能“吓吓人”?
中午11时30分,27岁的蒋春国笔挺地站在武宁路、余姚路路口一侧,与对面的同事张琳遥相呼应。
一辆非机动车正准备闯红灯而过,伴随一声短促尖利的哨响,他挥出的手臂与手掌保持标准的垂直位,非机动车应声而停,退回停车线内。
从早上7时到晚上19时,这个路口始终能看到至少两个这样的身影。乍一看,蒋春国和张琳穿着和交警差不多的深蓝色制服和反光背心,但背心上却印着“交管”二字——今年交通大整治以来,上海组建起约4200余人的交通辅警队伍,已在全市1100余个路口和相关路段逐步承担起协助指挥交通、疏导拥堵和辅助执法等工作。
他们能代替警察执法吗?
他们能管好复杂的交通吗?
市民发现他们不是警察后,他们还能发挥作用吗?
长久以来,法律地位不明、职责权力不清,导致辅警一方面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因缺少统一规范标准,始终背负“临时工”之名,社会认同不高。
今年1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管理体制、岗位职责、人员招聘、管理监督、职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以今年上海交通大整治为契机,上海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交通辅警管理制度。这既是此次大整治的一大亮点,也成为规范使用警务辅助人员的实践和探索。
规范是“底线”
今年3月,部队退伍的蒋春国从山东老家来到上海,在人才市场出出入入:“想找一份跟在工厂里不大一样的工作。”
一份招聘交管辅警的广告吸引了他的注意。尽管对于辅警究竟要做什么并不清楚,但这个“警”字让他觉得能跟自己过去的经历衔接。
“面试过程很严格,跟当年招兵一样。”蒋春国回忆,当时甚至检查了身上有无纹身。事实上,蒋春国在部队的经历也的确为他获得了面试官的青睐:“讲纪律讲规范,对于辅警来说至关重要。”
“辅警”“协警”“执法助理”……对执法辅助力量五花八门的称谓,折射出过去辅警管理的欠缺:外省市曾出现一个派出所70%以上是辅警的情况,也屡有辅警粗暴“执法”,被网民戏称“执法临时工”。
这一次上海交管辅警从招收开始就有明确规范:按照辅警配置数量与辖区面积、交通管理业务工作量相匹配的基本原则,由各区政府出资,交警总队业务指导,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受过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有较为严重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等人员“一票否决”。
蒋春国第一次站在路口中间“实习”,潮水一般的车流向他涌——这是他在过去的生活中所未经历的:“我真的能做得了这个工作吗?”
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上海市2016“平安英雄”候选人之一的唐立宏是这批交管辅警的带教民警之一。“年轻人学基础知识、指挥手势很快,难在实践。”他仍然记得第一次带着这批交管辅警上街的场景:阻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有人直愣愣地冲上去,憋红着脸,半天才吐出几个字“退、退一点……”违法者几句话就让他们不知所措。
“站在马路上,你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交警也一样。不管对方什么素质,你们都要控制情绪,保持规范。”唐立宏培训时再三跟这些年轻人“打预防针”,要他们守住“底线”。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没权罚我?”“那么多人骑车,你盯着我干什么?”上岗不久,蒋春国在武宁路、康定路路口遇上一名送外卖的青年闯红灯,拦下后就招来一阵骂声。被民警处罚后,外卖青年还回看了他一眼:“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
“遇上蛮不讲理的人,没有点情绪是不可能的。”作为静安交警第二责任区辅警队的副队长,蒋春国回到宿舍时常听到同事们吐槽,毕竟他所在的队伍,平均年龄才25岁。但情绪发泄掉,第二天照常精神抖擞地上班。有交管辅警在本子上通俗地记下唐立宏所说的“底线”:遵守职业规范,绝对不准粗暴,绝对不准骂人。
如今站在路口,蒋春国早已不复此前的生涩与紧张。
马路上的“稻草人”?
交通大整治伊始,市民陶洋和不少司机一样,被“全城皆警”的阵势给震住了。但不久后他就发现交警与交管的区别,这让他担心:交管会不会是马路上的“稻草人”——只能“吓吓人”?
余姚路、武宁路至康定路、万航渡路一段,支小马路狭长,一度却成为违法停车“重灾区”。蒋春国曾在这一带劝离违法停放的车辆以疏通周边交通,一些“懂经”的驾驶员曾故意挑衅他:“我愿意停这里就停这里,你管得着吗?你还真管不着。”蒋春国没有跟他们正面冲突,而是迅速将情况进行通报,附近交警赶到现场对违法停放的车辆逐一依法处罚。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背后有交警在支持,配合度也越来越高。”如今,蒋春国感觉他越来越“管得住”:当他再到路口周边一些道路劝离临时停放的车辆,或是阻止准备闯红灯的自行车,这些人看到他反而一连声地道谢:“还好是你们交管来,交警来就得被罚了。”
一些地方还在尝试拓展辅警的工作范围,让他们协助取证:针对违法停车这样明显的交通违法,由辅警携带设备拍摄照片、视频取证,由交警认定后开具处罚决定书。
“过去,我们高峰时段忙于疏导交通,就算有时看到交通违法根本来不及过去处理。”在不少一线交警看来,辅警上岗之后担负起指挥交通、疏导拥堵等部分职责,使他们得以全情投入执法管理,而“执法权”正是交警与交管的核心差异:“过去高峰时段,一度出现‘警在法不在’的状况,但通过这几个月的大整治,‘规矩’已经重新立起来了——无论交警还是交管,只有有人在管,很多人就不会违法。”
“辅警要有效弥补警力的不足,实践中就要合理分工、科学部署,与民警形成很好的配合。”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上海正在进入良性循环:交管辅警工作越认真,交警就有更多精力投入执法管理;交警执法管理越严格,辅警工作就越有效果。
这样的效果陶洋也感觉到了。今年7月2日早上7时40分,镇宁路270号门口地下水管爆裂,加之清晨暴雨,延安路至永源路上积水严重,修复最快也要到第二天。静安交警支队第一责任区警长孙文俊在各路口留足必要警力,调动其余民警和辅警集中处置这一突发警情:民警负责在路口和周边引导绕行,辅警则在路边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辅警徐涛涛和梁海浪两人轮流背负、搀扶需要帮助的市民达百余人:“万一水面下窨井盖松了,或是有玻璃怎么办?我们踩准一条路来回护送,群众安全一点。”
这起突发事件未造成交通拥堵和次生事故。当天路过的陶洋看到这一幕,特意在微博上为交警和辅警按了赞:“这样的默契,是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所需要的。”
从“聆听者”到“参与者”
晚上18时许,下班后的唐立宏又“偷偷”来到路口,观察这批交管辅警现场工作的场景。
武宁路、余姚路路口,武宁路被轨道交通14号线工地占去一半,有限的车道辟出一根可变车道,晚高峰时由南向北通往普陀方向。这时的张琳和同事王方方变换了中午的站位:一人站在可变车道边,一人守住东侧人行道。待余姚路上红灯亮起,两人再跑至可变车道旁,以手势引导车辆尽快通过。
唐立宏暗暗叫好:“他们知道变换站位引导交通,说明他们在观察道路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
指挥站位的变化很有讲究,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
“一开始他们只是聆听者,交警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在唐立宏看来,已经开展9个月的交通大整治,交警与交管的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今年10月1日,唐立宏参与国庆观灯交保,休息时好些交管会追着民警提问:“第一百货公司是不是靠近人民广场?”“从我们这儿到静安寺怎么走最方便?”令唐立宏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交管辅警还会把答案记在笔记本上:“这时他们成了提问者,把问题抛给交警,希望寻求解答。”
蒋春国曾经对上海繁杂的路网和汹涌的车流感到紧张。一开始站马路上,有人找他问路,他答不上来,下班后就骑着车在周边转悠:“记住每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第一个记住的是静安寺,因为问的人多。”
轨交14号线开工,他所巡逻的线路上多个路口都受影响。他与同事商量,根据每个路口的情况,设计不同的疏导站位,把方案拿给交警征求意见:“他们不光是依照规范在执行任务,也在不断思考改进工作。”
“你又不是警察,你管我?那么多人为什么只盯着我?”唐立宏曾经看过这批当初涨红了脸也开不了口的交管辅警现场劝阻非机动车违法的场景,如今面对非机动车驾驶员抛出一连串违法者的“经典”反问,交管辅警并不气恼:“不管我是不是交警,但是交通违法就是不对呀。你这样太容易出事故了,我不是盯着你,我是为你好呀!”
一番好言相劝,不仅驾驶员自己退回停车线内,连唐立宏这样擅长交通执法的“老法师”也忍不住点赞:“这时他们已经成了参与者——从行为到心理,他们越来越主动地融入交通执法管理的大环境。”
一些交管辅警告诉记者:“看到一个路口管得好,我们都很骄傲,这可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要是干得不好甚至犯了错,也有纪律约束我们。”
《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从国家层面明确辅警人员的身份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培训制度、晋升和表彰机制、投诉和退出机制等,让辅警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蒋春国从不认为自己只是“执法临时工”。他跟同事说:“穿了这身衣服,我们就是半个‘交警’,我们不能给这个职业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