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学教育跃升到“精神培育”

2016-12-15信息快讯网

■聚焦大学思政课改革

■《法治中国》课程承担着一个充满理想的教学改革实验:将现有思政理论课和法学专业课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在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同时,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中国》课程的一大亮点,是把阵容豪华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引入思政教学领域,让一批卓越的法律人来承担育人的任务,由此完成从“知识传授”向“方法启迪”的转变,从“理性分析”到“精神培育”的跃升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做一个温暖而有正义感的法律人。”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很多90后学生挂在嘴边的话———这句“口头禅”蕴含着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对于法治的信仰。

今年5月,华政创设了名为 《法治中国》 的特色课程,承担着一个充满理想的教学改革实验:将现有思政理论课和法学专业课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机融合,在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同时,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日前,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黄爱武现身 《法治中国》 课堂,分享了来自上海自贸区的最新司法实践。作为这堂课的主持人,华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庆寺敏锐地观察到,“下课后,很多学生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原来,黄爱武在课上不仅结合自己的实务工作畅谈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司法服务保障,还“插播”了很多题外话。比如针对法学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黄爱武说,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法律人加盟,这瞬间化解了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疑惑。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中国》 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开展。“去年在上海首批法官、检查官遴选过程中,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律师通过社会遴选成为法官———这些律师为什么选择转型?”

第一课开讲那天,受邀担任主讲人的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沈国明教授抛出了这一大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沈国明不仅介绍了上海司法改革试点以来首批遴选晋升的法官、检察官的情况,还告诉年轻人,合格的法律人必须具备政治素养,其中首要一点,就是要深刻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与社会状况,以及实施法治的基本条件。

在《法治中国》 推出之前,围绕这门课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学校党委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院系的教师开展过深入交流,酝酿和准备期长达一年。

“老师们普遍觉得,如今的大学生在具体法学专业的学习上热情很高,但有时候较多地停留于法律的工具理性层面。”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曹文泽介绍,面向全校学生推出的这门 《法治中国》,是一门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法学学科优势,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品选修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法治现状,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把学生最想看到的人,请上“思政课”讲台

一门旨在同时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全新课程,如何确保“一炮而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成效?华政给出的答案是:把学生想见、崇拜的业界专家请上讲台。从资深大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到在法学前沿领域深耕的知名学者以及兼具法学功底与实务经验的业务部门骨干……用华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的话来讲,《法治中国》 的一大亮点,是把阵容豪华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引入思政教学领域,让一批卓越的法律人来承担育人的任务,由此完成从“知识传授”向“方法启迪”的转变,从“理性分析”到“精神培育”的跃升。

何益忠介绍,除了精心组建一支兼具政治性、学术性和实务性的主讲教师队伍,《法治中国》 课程还配备了一支辅导教师队伍———由学校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组成,承担课后讨论、实务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进一步支撑主讲教师的教学,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还要求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小组研讨和调研实践。

“法治信仰应该是公民在对法律规范、法律行为等法律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法治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而要把年轻人内心对法治的认同感外化为行为准则,成为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曹文泽看来,思政课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优势。

推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正是华政为完善学生法治信仰生态化培育体系而走出的重要一步。

©2014-2024 dbsqp.com